-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八 十 宋 /丘 葵 一 裘 一 葛 一 纶 巾 ,包 裹 父 生 师 教 身 。不 见 分 毫 裨 世 界 ,空 遗 八 十 有 年 人 。老 无 闻 道 安 可 死 ,间 得 读 书 惟 一 贫 。四 万 八 千 毛 孔 裹 ,从 头 看 得 总 皆 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包裹(bāo guǒ)的意思:包罗万象意为包括了世间万事万物,涵盖了一切。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道安(dào ān)的意思:指道路平坦安稳,没有障碍和困扰。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分毫(fē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微不足道的数量或程度。
看得(kàn de)的意思:形容能够理解或分辨事物的情况
纶巾(guān jīn)的意思:纶巾是指用纶丝做成的头巾,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毛孔(máo kǒng)的意思:指人体皮肤表面的微小孔道,也比喻事物的细微差别或微小的问题。
师教(shī jiào)的意思:指向师傅学习,接受教导。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有年(yǒu nián)的意思:有很多年的经验或历史。
- 注释
- 一裘一葛一纶巾:形容穿着简朴,皮袍棉衣和纶巾。
包裹:包含,承载。
父生师教:父亲的教诲和师长的教导。
裨世界:对世界有所贡献。
八十有年人:八十岁的老人。
闻道:懂得道理,明白人生。
间得:偶尔得到。
惟一贫:唯一的贫穷,指知识上的贫穷。
毛孔里:比喻身体的每一处。
总皆仁:全部都是仁爱。
- 翻译
- 一身穿着皮袍棉衣,头戴纶巾,承载着父亲的教诲和师长的期望。
这丝毫没有对世界产生影响,只留下一个八十岁的老人。
年老无知为何能轻易死去,偶尔读书却只能带来贫困。
在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中,都能感受到仁爱的存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的形象,他穿着简陋的衣物,一裹之中包裹着对父母生养和师长教诲的尊重与感激。诗人通过“不见分毫裨世界”一句,表达了老人对于世俗纷争毫不在意的超然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平淡简单的生活状态。"空遗八十有年人"则是对老人寿命已经很长,但依旧留在人世的无奈与宿命的描述。
接着,“老无闻道安可死”一句,表达了老人对于死亡的漠然和接受,他似乎已经准备好随时离开这个世界。然而,在"间得读书惟一贫"中,我们看到了老人虽然贫穷,但依旧珍视读书求知的一面,这是他精神生活中的唯一慰藉。
最后,"四万八千毛孔里,从头看得总皆仁"则展现了诗人对老人的同情与赞美。根据道家思想,每个人体内都有三万六千个毛孔,而这里说“四万八千”,可能是为了强调老人德行之高尚。在诗人眼中,老人不仅自身修养极高,甚至从头到脚都充满了仁爱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淡泊名利、崇尚精神生活的赞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