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绮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日 游 南 苑 诗 南 北 朝 /鲍 照 采 苹 及 华 月 。追 节 逐 芳 云 。腾 蒨 溢 林 疏 。丽 日 晔 山 文 。清 潭 圆 翠 会 。花 薄 缘 绮 纹 。合 樽 遽 景 斜 。折 荣 {郄 [去 ]阝 }组 芬 。
- 注释
- 采苹:采摘苹果,苹这里泛指水果。
华月:盛开的月夜,形容月色之美。
追节:追随节日。
芳云:芳香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氛围。
腾茜:鲜红的茜草,茜草是一种植物,这里形容色彩鲜艳。
溢林疏:从树林的缝隙中溢出,形容色彩遍布。
丽日:灿烂的阳光。
晔山文:照亮山的纹理,晔意为光彩照耀。
清潭:清澈的水潭。
圆翠会:汇聚了圆形的绿色,形容水潭周围的植被茂盛。
花薄:花瓣轻薄。
缘绮纹:沿着如织的波纹,缘指依附,绮纹指水面上的美丽波纹。
合樽:举杯共饮。
遽景斜:景斜指太阳西斜,遽表示时间的匆忙。
折荣:折下花枝。
吝组芬:舍不得它那编织的香气,吝表示舍不得,组芬指花的集合香气。
- 翻译
- 在鲜花盛开的月夜采摘苹果,紧跟佳节追逐那芬芳的云霞。
鲜红的茜草溢出树林的缝隙,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山峦的纹理。
清澈的水潭汇聚了翠绿的一切,轻薄的花瓣依附着如织的波纹。
匆匆举杯,夕阳已斜,折下花枝却舍不得它那编织的香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郊游景象。开篇“采苹及华月,追节逐芳云”两句,通过采集野草和追随花香、云彩的举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这里,“采苹”可能指摘取野花,“及华月”则是借用“华月”来形容春日明媚的月光,而“追节逐芳云”则是表现诗人随着春日里变化的花香和浮动的云彩,尽情地享受这份美好。
接着,“腾茜溢林疏,丽日晔山文”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用“腾茜”形容草木的繁盛,用“溢林疏”来形容树木间露出的阳光,展示了春天大地回暖、生命力旺盛的场面。而“丽日晔山文”则描写了太阳照耀下的山峦呈现出美丽的纹理。
再下来,“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绮纹”两句,诗人转而描绘了一处幽静的水边景致。这里的“清潭”形容水质清澈,“圆翠会”则表现了水中倒映着青翠欲滴的山色,而“花薄缘绮纹”则是说春日里细弱的花瓣随风摇曳,形成了一种精美的图案。
最后,“合樽遽景斜,折荣吝组芬”两句,诗人通过提起酒壶和折取花枝的动作,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珍惜之情。这里“合樽遽景斜”是说在斜阳下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折荣吝组芬”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的自然花卉不忍心切割,但又不得不如此,以便长久地保留这份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游历中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约斋同席用马庄父韵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
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
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
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蜂蝶恨,何时足。
桃李怨,成粗俗。为情深、拼了一生愁独。
菊信谩劳频探问,兰心未许相随逐。
想从今、无暇斸蔷薇,锄罂粟。
满江红.以梅花柬铅山宰
似玉仙人,三载相见,西湖清客。
攧不碎、一团和气,只伊消得。
雪里水中霜态度,腊前冬后春消息。
看帘垂、清昼一张琴,中闲著。寒谷里,轻回脚。
魁手段,堪描摸。唤东风吹上,兰台芸阁。
只怕傅岩香不断,摩挲商鼎羹频作。
管一番滋味一番新,今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