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金史后》
《书金史后》全文
明 / 汤显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

看到幽兰轩里事,依然流恨宣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jīnshǐhòu
míng / tāngxiǎn

cāngsāngchánggòngshānquèwèizhōngyuánlèiduō

kàndàoyōulánxuānshìránliúhènxu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流恨(liú hèn)的意思:指流连忧愁、悲伤的心情。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宣和(xuān hé)的意思:宣扬和平、传播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书金史后》中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中原地区历经苦难的同情。"沧桑长共此山河"描绘了大自然永恒不变,而人事却历经兴衰,显示出历史的无情与无常。"却为中原涕泪多"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中原人民遭受战乱痛苦的深深忧虑和悲悯之情。"看到幽兰轩里事,依然流恨似宣和"暗指金朝的历史事件,以"幽兰轩"象征昔日繁华,"流恨似宣和"则借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又称靖康之耻)的国破家亡之痛,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整体上,这句诗寓言性强,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作者介绍
汤显祖

汤显祖
朝代:明   字:义仍   号:海若   籍贯:清远道   生辰:1550—1616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猜你喜欢

乌夜啼

一片雨声淅沥,半窗灯影凄其。

雨丝滴碎灯花坠,往事不胜悲。

天际湿云憔悴,人前乾梦依稀。

薄罗凉透西风夜,春泪作秋漪。

(0)

杏花天

翠烟无意撩书幌。带芳草、侵云渐长。

晚风初作落花声,九十将阑未赏。

南园路、风光暗想。听唤雨、鸣鸠两两。

小池水皱萍漪绿,泛得红香惝惘。

(0)

浣溪纱.赠贺双卿

古树寒鸦集复惊。北风凉透薄罗层。

小塘残水渐成冰。

日色淡来花意散,雁声孤处客愁凝。

那时离别此时情。

(0)

祝英台近.灯花

漏声微,香烬炷。夜永寂人语。

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

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

正无绪。细认凝笑蛾眉,为伊久延伫。

护住风帘,红焰尚如许。是他报与人知,休教落去。

尽无寐,替防饥鼠。

(0)

钱厚斋投诗赠梅二树次韵奉答

连阴四海昏,一雪千山洁。

冻鸦如我閒,朦胧戢双翼。

故人赠双梅,高与冰檐接。

锄根去泥滓,挂影补篱壁。

春意破鸿濛,花气通山脉。

心从冷处求,室有幽香入。

灭尽少年迹,毋为烟景惑。

窗寒一人晓,天空万花寂。

皎然丘垤平,何处寻荆棘。

避世全吾真,日醉孤山侧。

(0)

湖庄晓起

卧闻菰蒲声,疏棂觉风入。

灭烛延曙光,荷边有微月。

湿萤飞渐稀,阴阴一湖白。

老夫常早起,颠倒忘历日。

但觉春风时,看看到暑末。

此时东方高,水禽先聒聒。

清露不盈头,世事如乱发。

暂避眼前人,终愁秋后热。

安得浓淡山,变尽沧溟色。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