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夜南园纳凉》
《十五夜南园纳凉》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兀坐铃斋郁蒸,举头忽月华明。

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nányuánliáng
sòng / fèi

zuòlíngzhāikùnzhēngtóujiànyuèhuámíng

xīngláizhàngyuánzhōngliáoxúnshāntīngshuǐ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铃斋(líng zhāi)的意思:指清静的居所,比喻清净的心灵和修养。

头忽(tóu hū)的意思: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郁蒸(yù zhēng)的意思:指气息郁积蒸腾而上,形容气味浓郁或气氛紧张。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翻译
独自坐在书斋中感到闷热难耐,突然抬头看见明亮的月光。
兴致上来便拄着拐杖到园中散步,随意去山中聆听流水的声音。
注释
兀坐:独自坐着。
铃斋:书斋。
郁蒸:闷热。
忽见:突然看见。
月华明:明亮的月光。
兴来:兴致上来。
策杖:拄着拐杖。
园中去:到园中。
聊复:随意。
寻山:去山中。
听水声:聆听流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开篇“兀坐铃斋困郁蒸”表现了诗人在僧房中感到闷热而烦躁,内心充满了压抑的情绪。接着,“举头忽见月华明”则是诗人抬头看到窗外清澈的月光,这个画面为诗人的郁闷情绪带来了一丝慰藉。

下片“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显示了诗人在获得灵感后拿起拐杖走进庭院,随意漫步于山水之间,用心聆听那自然界的流水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与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从内在烦躁到外向宁静的心路历程,以及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题赵子固兰蕙图·其二

修叶乱纷敷,幽花爱鲜泽。

虽非百亩繁,孤馨自朝夕。

抚卷动遐思,悠然长太息。

(0)

立秋后有怀京洛诸故旧

秋序昨夜至,炎蒸尚复然。

青山不改色,黄叶堕我前。

物性固细微,乃得气之先。

人生宇宙间,俛仰终百年。

质非金石固,岂得恒雕镌。

朱颜亦易失,皓发无由玄。

念我平生友,聚散如云烟。

行止固不齐,所赋良由天。

昨寻东篱菊,欲买南山田。

安分乃吾事,富贵甘弃捐。

(0)

题徐良夫耕渔轩

朝耕在东皋,暮渔入西渚。

匪惟衣食营,适此自成趣。

平湖映明月,膏腴亦滋雨。

荷锄肆微勤,操舟更容与。

所欣生物遂,不计力劳苦。

耦耕二三叟,可以为俦侣。

文史虽不通,田事亦能语。

有时烟水间,去来更无阻。

每见波上鸥,飘然欲轻举。

归来愒轩下,再喜尊有醑。

妻孥走我前,梨栗饤盘俎。

一觞聊自进,且复慰情绪。

愿兹终馀生,达者何足取。

(0)

题赵承旨竹石图

竹生盘石间,翠色相因依。

尔节固己完,此心终不移。

如何玉堂人,而有林壑姿。

凉风虽未至,䬃然动秋思。

(0)

采菱曲

采菱复采菱,采采日已暮。

贪看马上郎,迷却花间渡。

(0)

古意·其二

南山桂树黄,赠此连理枝。

今兹杨柳绿,春风日相思。

君看陇头水,犹自东西驰。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