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贫非病,所寄瓢与箪。
力弱泥潦深,乃知行路难。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朝冠(cháo guān)的意思:指在早晨头戴冠冕,表示早起勤奋努力。
朝餐(cháo cān)的意思:指早餐,也比喻一切生活的起点或基础。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后土(hòu tǔ)的意思:指皇帝或君主的尊称。
激清(jī q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清晰、明白。
坎井(kǎn jǐng)的意思:指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境况。
陋巷(lòu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破旧、不起眼的巷道或街道,也比喻贫穷、落后的环境。
旅愁(lǚ chóu)的意思:旅行时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秋兴(qiū xīng)的意思:指秋天的情绪高涨,心情愉悦,充满了喜悦和活力。
商歌(shāng gē)的意思:商歌是指商朝时期的歌曲,用来比喻美妙动听的歌声。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阳光(yá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明媚,充满阳光。
杂宾(zá bīn)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客人或宾客。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中夏(zhōng xià)的意思:指夏天中间或夏天的中期。
贫非病(pín fēi bìng)的意思:指贫穷并非一种病态,贫困并非可怕的事情。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的《雨中寄徐二》,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首句“北风吹飞雨”,以北风和飞雨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劣。接着“中夏变早寒”一句,点明了季节由夏转秋,天气骤冷,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下来,“浮云满天地,坎井成波澜”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中的浮云比作广阔的天地,而坎井(低洼的水井)在雨水的冲击下仿佛成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
“秋兴集我怀,旅愁散无端”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秋意的兴起让诗人感到忧愁,而这种忧愁似乎无处不在,难以排遣。接下来,“阳光旦自匿,后土何得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阳光被乌云遮蔽,大地无法干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阴郁和无奈。
“嗟君贫非病,所寄瓢与箪”两句,诗人对友人表示同情,虽然友人贫穷并非疾病所致,但生活条件艰苦,只能依靠瓢和箪这样的简陋器具度日。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理解。
“陋巷无杂宾,商歌激清弹”两句,描述了友人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没有多余的客人打扰,只有商歌(商人唱的歌曲)的旋律在空中回荡,显得格外清幽。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生活的孤独与宁静。
最后,“甚愿裹薄饭,相从餍朝餐。亦思造旸谷,相与晞朝冠。力弱泥潦深,乃知行路难”几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共享早餐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面对泥泞的道路,行路艰难,诗人深知友人生活的不易,充满了深深的关切和同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境遇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