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
《绝句》全文
宋 / 卢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十月都门风薄衣,捣砧声重雁南飞。

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棹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捣砧(dǎo zhēn)的意思:指劝人努力、鞭策他人不断进取。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门风(mén fēng)的意思:指家族或机构的风气和传统。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朝卢秉的《绝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京城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

首句“十月都门风薄衣”,点明了时间背景——深秋时节,京城的寒风已使得人们穿上薄衣。这一句不仅勾勒出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京城生活的繁华与忙碌,人们为了适应季节变化而调整着生活状态。

次句“捣砧声重雁南飞”,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深秋的氛围。捣衣声(妇女在石上捶打衣物)与大雁南飞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又寓意着季节更替、自然界的规律。捣衣声是为冬季的到来做准备,而雁南飞则是自然界的迁徙现象,两者共同构成了深秋特有的景象。

后两句“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棹肥”,则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不同看法。这里的“野人”并非贬义,而是指远离都市喧嚣、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他们或许不了解都市的繁华与快乐,但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简单生活。诗人通过“且趁鲈鱼一棹肥”的描述,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当下生活节奏的反思。鲈鱼肥美,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满足,而“一棹”则强调了行动的自由与轻松。

整体而言,这首《绝句》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都市与自然生活态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多样性的理解和欣赏。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观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卢秉
朝代:宋

湖州德清人,字仲甫。卢革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累擢两浙、淮东制置发运副使,请罢献羡余。知渭州,与西夏战有功,迁龙图阁直学士。哲宗元祐中,知荆南。刘安世论其行盐法虐民,降待制,提举洞霄宫。
猜你喜欢

晚泊

古岸维舟后,清灯对酒时。

竹深渔唱晚,江迥雁飞迟。

无计酬黄石,空怀茹紫芝。

飘零归故国,惭愧老天涯。

(0)

丙子二月二十七日自真州赴杭省祖墓

辽海归无日,西泠旧有坟。

青年频入梦,白首但空闻。

帆挂长江月,心依故国云。

裹粮酬夙愿,春景正氤氲。

(0)

乙亥生日书怀

残年心易足,回首事多惊。

岁月崎岖过,文章惨淡成。

湖山新老眼,梅竹遂平生。

东望钱塘近,扁舟独往情。

(0)

宿卧佛寺精舍

日入众山悄,谷禽时一鸣。

閒房留半榻,明月上初更。

云去天无迹,风来树有声。

根尘何日净,相对说无生。

(0)

荷溪独往

咫尺桥西路,香风动芰荷。

罢餐长散步,无伴亦相过。

逸兴亲鱼棹,閒心羡雨蓑。

新诗吟欲就,隐隐起菱歌。

(0)

赋得岁寒松

万物凋零日,青苍见尔辰。

虽能甘苦节,非不愿阳春。

岂羡知稀贵,偏于岁暮亲。

四时无改序,淹寂亦何瞋。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