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雷僧·其二》
《赠雷僧·其二》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东奔西走徘徊言语相残听鼻雷

未料此生作底可知不为学诗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雷(bí léi)的意思:指嗅觉灵敏,能够察觉到一些事物的迹象或危险的人。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为学(wéi xué)的意思:为了学习而努力。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作底(zuò dǐ)的意思:

亦作“ 作抵 ”。1.如何,怎样。 唐 白居易 《寒食日寄杨东川》诗:“不知 杨六 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 唐 温庭筠 《西州词》:“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2).为何,为什么。 唐 徐凝 《和嘲春风》诗:“可怜半死 龙门 树,懊恼春风作底来。”

东奔西走(dōng bēn xī zǒu)的意思:形容人四处奔波忙碌,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目标。

注释
东奔西走:忙碌奔波。
肯:愿意。
徘徊:停留。
言语相残:言辞激烈。
听鼻雷:如同闻雷声。
未料:未曾想到。
此生:这一生。
终作底:就这样结束。
可知:是否。
不为:不是为了。
学诗来:当初学习诗歌的目的。
翻译
他忙碌奔波不愿停留,言辞激烈如同闻雷声。
未曾想到这一生就这样结束,是否当初只是为了学诗而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赠雷僧(其二)》。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生活的奔波与世事的无常。"东奔西走肯徘徊"形象地写出人物忙碌而犹豫不决的状态,似乎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流转,却不知所向。"言语相残听鼻雷"则暗示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如同雷声般震耳,令人不安。

诗人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未料此生终作底"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感慨,他未曾预料到自己的生活会走到何种境地。最后,"可知不为学诗来"点出诗人当初或许并非单纯为了学习诗歌,而是有着更深层的人生追求或寄托。

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通过日常生活琐事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反思和对生活的哲理洞察。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卧佛岩

千尺高岩瀑布流,振衣五月讶深秋。

莫言此子津梁倦,卧听沧江日夜流。

(0)

颜氏所藏鲁公名印歌

唐印朱文观者信,铜花斑斑红沫润。

两字左右方寸强,颜家世守此名印。

二十四郡忠臣无,公名才得天子呼。

杲卿其兄真卿弟,眨公出公名不诬。

其时天下人望同。不以名称称鲁公。

岂知此印到今好,手举公名精爽充。

我欲昌黎名印得,可双颜印分芒色。

公行死矣韩生归,君命之衔皆报国。

(0)

秋日杂诗·其二

檐间余滴弄新晴,斗室闲观见物情。

带露残蝉多羽调,阅人老树少商声。

风寒卢水波痕减,霜落津门蜃气明。

却喜书斋省缘扑,窗蝇就冻帐蚊清。

(0)

初至滇中

自到苴兰客意宽,鸡山岚翠卷帘看。

雨来龙起滇波立,霜重茅稀瘴地乾。

几树优昙添夜色,一杯咂鲁压朝寒。

信知佛国相邻并,四序清凉枕簟安。

(0)

寻李廉衣不遇

偶向南塍驻小车,叩门无犬护田家。

主人日暮不知返,零落野棠无数花。

(0)

渡吴城寄怀盛水宾昆季

萧萧落叶点孤舟,彭蠡风涛日夜秋。

细雨欲催双桨去,孤云遥寄一江愁。

虞翻憔悴余奇骨,苏季飘零有敝裘。

传语剑山堂上客,海鸥吾已托悠悠。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