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低欲暝,江月黯生愁。
树迥平于草,村孤小若舟。
这首《秋眺》由清代诗人沈蓉芬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登高远眺的景象。诗中以“望远启层楼”开篇,点明了登楼远眺的动作,随后“秋光惊远眸”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意盎然的视觉世界。接下来,“山云低欲暝,江月黯生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云雾与江面月色交织的朦胧美,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情绪。
“树迥平于草,村孤小若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辽阔并存的意境,树木与草地相接,村庄在远处显得格外渺小,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舟,给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感觉。最后,“寂寥吟兴息,聊许似闲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诗的兴致也随之消散,只能像悠闲的鸥鸟一样,在这宁静的秋日里寻求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