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当求万卷,暇岂等三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端如(duān rú)的意思:形容言辞严肃,态度庄重,举止端正。
功夫(gōng fū)的意思:指某种技能、技巧或特长,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掌握。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积学(jī xué)的意思:积累学问,不断学习进取。
佳境(jiā jìng)的意思:指美好的境地或环境。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欣然(xī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乐意的样子。
雅趣(yǎ qù)的意思:指文雅而有趣味的品味和趣味。
伊人(yī rén)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人,通常是指一个美丽、迷人的女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阅读中找到的乐趣和满足感。首句“未得书中味”,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渴望的心情,尚未完全领略书籍中的韵味。接着,“晨昏苦读书”描述了作者勤奋读书的情景,不分昼夜地沉浸在书海之中。
“欣然生雅趣,更觉胜閒居。”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在阅读过程中找到了高雅的乐趣,甚至觉得比闲居更为充实。通过“不独挑灯后,端如食蔗初。”进一步强调了读书带来的持久满足感,就像初次品尝甘蔗的甜蜜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勤当求万卷,暇岂等三馀。”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广泛涉猎,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来增长知识。这里引用了“三余”的典故,即冬天、夜晚和雨天是读书的好时机,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积学原无尽,伊人恰似舒。”指出学习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不断积累知识。最后,“功夫深养到,佳境乐何如。”总结了通过深入学习,能够达到一个令人愉悦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之乐的深切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在阅读中获得的满足感和乐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习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
吾今老矣。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
甲子一周馀半纪,谙尽人间物理。
婚嫁随缘,田舍粗给,知足生惭愧。
心田安逸,自然绰有馀地。
还是初度来临,葛巾野服,不减貂蝉贵。
门外风波烟浪恶,我已收心无累。
弟劝兄酬,儿歌女舞,落得醺醺醉。
满堂一笑,大家百二十岁。
水龙吟.仙源居士有武林之行,因与一二友携酒赏月,饮于县桥之中,乃即事为之词
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
夕烟羃羃,晚灯点点,楼台新夜。
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
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鱼艇、相高下。
何处一声羌管,是谁家、倚楼人也。
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
把酒临筵,阿谁知我,此怀难写。
忍思量后夜,芳容不似,暗尘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