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起云岑,夫差日游宴。
风清松答响,烟茸草成荐。
这首诗描绘了琴台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和淡淡的哀愁。首句“崇台起云岑,夫差日游宴”,以崇高的台基起始,仿佛在述说一段遥远的历史故事,夫差每日在此游乐宴饮,营造出一种豪华而繁华的场景。接着,“七弦石上弹,闲花落馀片”则将视线转向了琴台的核心——七弦琴,琴声悠扬,如同飘落的花瓣,既静谧又富有诗意,展现出琴台独特的艺术魅力。
“风清松答响,烟茸草成荐”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如清风、松树、烟雾、草地,与琴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最后,“至今想馀音,泠泠散秋院”表达了对琴声余韵的怀念与追思,即使时间流逝,那泠泠的琴声仍能在心中回荡,如同秋天的庭院中弥漫着的凉意,给人以深深的触动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琴台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琴台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感悟。
昨日观画筴,李成山水真难忘。
寒林远近烟暗澹,绝壑稠叠云微茫。
忽看清溪下野艇,惊残鸥鸟不成行。
我尝指此语座客,安得仙骨来中央。
此事数日尔,忽落图上鸣渔榔。
山重水复滩濑急,雅飞不过吴天长。
嗟予老矣两鬓苍,放浪自得宜深藏。
烦于画筴试检校,恐我割取附益欧峰旁。
渊明解真意,欲辨斯忘言。
我亦厌苦相,颇复参鸡园。
潘侯隐于酒,早悟逍遥篇。
两髯俱似戟,空洞复昭然。
不作逐贫赋,共结贫中缘。
临江吊公瑾,登楼怀仲宣。
何须画麟阁,从渠定天山。
君看持汉节,白首自丁年。
天星粲以繁,斗杓横复直。
其谁移人间,罗列遍阡陌。
绮纨沸笙竽,觞酌事几席。
遥怜山阿人,听钟夜寥阒。
孤峰最高寒,阴崖四时雪。
许分一派风,濯我朱夏热。
江皋春事归,峰头犹凛冽。
报子以回飙,草木亦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