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额焕楣檐,因文理趣拈。
《自得轩》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得轩”内景致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翁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沉浸。首句“宝额焕楣檐”,以“宝额”点明轩内的珍贵装饰,加之“焕楣檐”,描绘出轩檐上光彩照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华美的氛围。接着,“因文理趣拈”一句,巧妙地将轩内陈设与文人雅趣联系起来,暗示这里不仅是物质的富丽堂皇,更是精神的高雅所在。
“圣人能自得,小子叹前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圣人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智慧,另一方面表达了后辈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敬仰。这里的“圣人”不仅指古代圣贤,也暗含了对轩主人的尊敬与推崇。
“镫事收银烛,年光发绣帘”描绘了夜晚轩内的情景,银烛映照下的温馨与绣帘透出的岁月痕迹,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轩内的日常场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延续。
最后,“优游翰墨苑,觉此足沉潜”点明了轩主人的生活状态和追求。在翰墨之苑中悠然自得,深陷于文字与艺术的世界,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丰富而深刻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得轩”的美好,更传达了对艺术、生活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见山楼
太守终南为客主,出入厌倦马与车。
与山朝夕欲还往,作楼近在室一隅。
主人去久山寂寞,正值青帝催焦枯。
我拘簿书甚杻械,摆脱步上提酒壶。
郊原犹未见春色,似据水墨长安图。
也知好景天更惜,高峰常是云模糊。
安得风伯持大彗,扫洒百里如屏铺。
显昧万状古诗国,收拾可秃千毫书。
我来愿作风雅户,醉倒坐待明月扶。
去家若有岩下梦,免复夜夜寻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