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二首·其二》
《立春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

坏衣(huài yī)的意思:指破烂、破旧的衣物。

乐工(yuè gōng)的意思:指音乐家、乐器制作者或演奏者。

破坏(pò huài)的意思:指破坏、破碎、毁坏。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三推(sān tuī)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的推崇、赞美。

土牛(tǔ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始、粗犷、朴实。

推故(tuī gù)的意思:推翻旧的说法或理论,提出新的观点或解释。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休休(xiū xiū)的意思:停止、休息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诗《立春二首(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破坏衣冠得自由”,描绘了社会变革中个体获得解放的情景。这里的“衣冠”象征着传统束缚与社会规范,诗人以“破坏”这一动作,展现了打破旧秩序、追求自由的精神。这不仅是对个体层面的自由追求,也暗含了对社会进步和变革的肯定。

次句“三推故事亦休休”,则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进程中的循环与终结。这里的“三推”可能指代某种反复或轮回的过程,而“休休”则暗示了最终的终止或结束。这句话既是对历史周期性变化的观察,也是对过去与未来之间界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

后两句“乐工不解兴亡恨,犹向人家送土牛”则将视角转向了社会文化层面。乐工是古代音乐表演者,此处用“乐工”代表了民间艺术和文化的传承者。诗人指出,即使在社会巨变之后,这些艺术形式仍然延续,仿佛对历史的兴衰无动于衷。然而,“犹向人家送土牛”这一细节,实际上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历史更迭时,对于传统价值的坚守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体自由、历史循环、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和历史议题,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水仙花

定知仙品不寻常,近得江南异种香。

泉石自甘心共白,缥缃借润甲初黄。

冰肌玉骨差同味,金盏银台欲比芳。

岂似牡丹资沃土,誇称富贵侈称王。

(0)

老衲

老衲竟何为,坚坐理鹤发。

有时渴欲饮,汲碎寒潭月。

(0)

入山海关感赋

万里涂膏筑怨年,讵知二世祚随迁。

界分天地华夷限,计并山河日月绵。

堠吏千秋仍守钥,戍兵此日正防边。

风尘寂寞驱车入,望里閒愁起暮烟。

(0)

雨后偶成

微雨新晴后,高轩独坐秋。

众峰拔地起,远水接天流。

诗有江山助,吾来汗漫游。

疏狂成野性,甘狎海中鸥。

(0)

题蔚千荷庭·其二

浦鸟呕哑杂渔语,葭菼苍茫失幽处。

荡漾新荷透碧纱,烂漫清瑶洗烟绪。

桃笙含风生昼凉,匡床高枕游羲皇。

閒看浮云任舒卷,棹歌欲下闻沧浪。

(0)

训士吟·其十四

步出城东门,徘徊歧路旁。

东门何所有,历历种白杨。

秋风自西来,飒然起悲伤。

嗟此泉下人,安知非侯王。

造物无妍媸,有生同丧亡。

富贵固所欣,贫贱事亦常。

斯人正鹿鹿,金乌不停翔。

人非金石固,谁能得久长。

胡不惜嘉名,及时自奋强。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