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命(dà mìng)的意思:天命。《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孔 传:“天视 汤 德,集王命於其身。”《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当 建安 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 李善 注:“大命,谓天命也。”《太平广记》卷四六八引《九江记》:“不及二十稔,当见大命变革。”
告至(gào zhì)的意思:指诉讼案件或纠纷争议经过层层上报、呈报至最高审理机关,即告状至上级法院或最高审判机关。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还山(hái shān)的意思:指被逐出的人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也可比喻恢复原状或解决问题。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山崖(shān yá)的意思:山崖指的是山的陡峭峭壁,比喻困境、危险或难以逾越的境地。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堂室(táng shì)的意思:指庄严宏伟的大厅或会堂。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翳翳(yì yì)的意思:形容阴暗、昏暗的样子。
瞻望(zhān wàng)的意思:瞻望是指向前望,向远望,形容远望,憧憬未来。也可指留恋过去,怀念往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与怀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而肃穆的氛围。首句“大命倏告至”直接点明了生命的突然终结,用“倏”字强调了这一过程的迅速与不可预知性。接着,“山崖暮萧瑟”、“光景垂翳翳”等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阴沉、寂静的世界,暗示了生命的消逝如同日暮时分的降临,充满了不可逆转的意味。
“瞻望惮林密”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思念与追忆,即使在茂密的树林中,也难以找到慰藉,体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无助感。“谁将塞石罅,阻此还山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似乎在说,即便是大自然的力量也无法阻止生命的终结,生命之树最终归于尘土,无法再回到往昔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愿托徐南州,生刍荐堂室”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寄托与哀思,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逝者能够得到安息,而活着的人则以生刍(即新鲜的草)来祭奠,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董彦速游仙岩
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
峰前溪万仞,激石吼寒浪。
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莽。
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
此行何所求,岂欲除二障。
闻呼试回头,未可踏折杖。
茅檐燕寂地,山气日夜爽。
不斩凌霄藤,君归藤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