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虬(cāng qiú)的意思:形容头发或胡须长而乱的样子。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荦确(luò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明确、确实无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曲径(qū jìng)的意思:曲径指的是弯曲的小路,比喻做事迂回、不直接。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只尺(zhī chǐ)的意思:只尺是一个描述人物品行高尚纯洁的成语,意为只有尺寸而无其他杂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玄妙观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行披荦确履苍虬”,生动地展现了行走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仿佛踏在古老的苍龙之上,既体现了登山的艰难,又赋予了旅程一种神秘的色彩。这里的“荦确”形容山路的崎岖,“苍虬”则借用了龙的形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第二句“曲径穿云古洞幽”,进一步描绘了道路蜿蜒曲折,穿过云雾,进入古老洞穴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旅程,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只尺风烟千里外”,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眼前的景象虽近在咫尺,却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风烟之中,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心灵自由的意境。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居然人境见丹丘”,点明了尽管身处人间,却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丹丘。这里“丹丘”常被用来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永叔哭圣俞
子真之后千馀年,人物寥落无几传。
圣俞晚出江海壖,眉目自觉真神仙。
气如阳秋和以妍,文若河汉清且渊。
大钧匠物岂强镌,飞黄绝尘宁俟鞭。
名为实宾道所捐,才与时逆行苦邅。
起草建礼衰可怜,掌教国子寒无毡。
谁不富贵君重迁,谁不耄期君疾蹎。
长松摧壑芝焚烟,谁其尸之当问天。
遗草大小三千篇,白玉落落珠联联。
此自可敌当世权,物莫两大犹信然。
我家江南再世前,与君通家情有连。
见君总角今华颠,于我莫逆好已偏。
今也已矣嗟绝弦,泪如翻波正沦涟。
翰林文章日月悬,凿石铭德埋九泉。
上书立后禄绍先,分宅恤穷祭有田。
呜呼岂非天下贤。
义不背死而苟焉,念子可以无悁悁。
《同永叔哭圣俞》【宋·刘敞】子真之后千馀年,人物寥落无几传。圣俞晚出江海壖,眉目自觉真神仙。气如阳秋和以妍,文若河汉清且渊。大钧匠物岂强镌,飞黄绝尘宁俟鞭。名为实宾道所捐,才与时逆行苦邅。起草建礼衰可怜,掌教国子寒无毡。谁不富贵君重迁,谁不耄期君疾蹎。长松摧壑芝焚烟,谁其尸之当问天。遗草大小三千篇,白玉落落珠联联。此自可敌当世权,物莫两大犹信然。我家江南再世前,与君通家情有连。见君总角今华颠,于我莫逆好已偏。今也已矣嗟绝弦,泪如翻波正沦涟。翰林文章日月悬,凿石铭德埋九泉。上书立后禄绍先,分宅恤穷祭有田。呜呼岂非天下贤。义不背死而苟焉,念子可以无悁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967c6818c5e178821.html
答黄寺丞九月二十一日出郊
闭关予非用,适野子能谋。
勿言雅俗异,卒岁共优游。
清诗状景物,秀气豁霜秋。
篇终寄一笑,因以缓心忧。
挽叶翰林
翰林气英发,博学起徒步。
初射东堂策,巳称济时具。
出入三千岁,差池千一遇。
青云得自致,白眼与俗迕。
劲节凌秋旻,玄文匿深雾。
尺璧可令毁,坚石难使铸。
董生胶西相,贾子长沙傅。
终疑希世才,良用制作误。
衔悲去修门,觖望动行路。
落落长松姿,岁晏悴霜露。
平生慕高名,邂逅隔清晤。
心许千金剑,无由挂君墓。
新作石林亭
朝廷入忘返,山林往不还。
念无高世姿,聊处可否间。
筑基仿崔巍,鞭石轻险艰。
群玉相磊落,万峰正孱颜。
种树亦苍苍,激流复潺潺。
湡浯歘在眼,昆阆若可攀。
自我婴世网,迩来须毛斑。
丘壑成弱丧,簿书常自环。
及尔灭闻见,旷如远尘寰。
岂敢同避世,庶几善闭关。
子牟困怀魏,谢傅悲徂山。
兹焉可遗老,讵厌终岁閒。
邻几过门不留戏作
陈平少负郭,亦回长者车。
贫贱虽足羞,犹问道何如。
此风固宜少,未谓今便无。
所望台阁贤,尚能念古初。
左轓涂朱漆,长绶要银鱼。
化我不少留,始知心见疏。
弥年寄禄仕,竟日劳簿书。
相与同笑言,俱幸逃空虚。
春秋期知我,雅颂诲起予。
兹意未可忘,君宜诵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