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紫竹·其一》
《紫竹·其一》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曾到蓬山异闻浮筠翻动披纷

紫茎绿叶骚人句,不在秋兰在竹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翻动(fān dòng)的意思:翻转、翻倒、翻动。形容物体或事物从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转变到另一种位置或状态。

浮筠(fú yún)的意思:形容花朵在水面上漂浮。

蓬山(péng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雄伟、高耸入云。

披纷(pī fēn)的意思:形容纷乱、混乱不堪的样子。

秋兰(qiū lán)的意思:秋天开花的兰花。比喻在不合适的时间或地方出现的人或事物。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异闻(yì wén)的意思:指不寻常的传闻或奇异的消息。

注释
蓬山:指传说中的仙山蓬莱。
异闻:奇异的传闻或故事。
浮筠:竹叶。
雪披纷:像雪花般飘落。
紫茎:紫色的茎。
绿叶:绿色的叶子。
骚人:诗人。
秋兰:秋天的兰花。
竹君:竹子,这里可能暗指有才华的竹子。
翻译
曾经亲临蓬莱仙山,见识奇异的传说和景象。
竹叶如雪纷飞,轻盈翻动,如同诗人的佳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紫竹(其一)》。诗中,诗人通过回忆蓬山之行,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翠竹如雪覆盖,仿佛被诗句中的紫色和绿色赋予了生命。诗人强调,尽管紫茎绿叶常被骚人墨客用来赞美秋兰,但在他看来,竹子的魅力同样值得歌颂。这里的“不在秋兰在竹君”表达了对竹子独立品格的赞赏,认为竹子的美并不亚于秋兰,更像君子一般高洁。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竹言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闲咏

门外声声叫卖鱼,囊空不问价何如。

磁盆昨夜黄齑熟,淡饭时光乐有馀。

(0)

寄孙叔康

岁华垂改月犹圆,寒夜长思一欿然。

从政谩图行幼学,济民何术禦凶年。

消忧姑酌贤人酒,托德唯瞻刺史天。

安得居诸如过隙,早看麰麦被原田。

(0)

九月九·其五

堂堂兵阵列如山,羽檄交飞势未閒。

敌国正强无备处,我师潜遁若为颜。

已张火炬严刁斗,更使辕门置铁关。

欲就将军送降款,金城万雉莫能攀。

(0)

大松

东海有物天下雄,万灵戮力生奇松。

天精地粹萃其下,沧溟百道来相通。

一根直去穿九泉,一根斜插鲸鱼渊。

远者压折巨鳌背,近者倒缠山根偏。

小枝可就千钧弓,大枝可挂万斛钟。

唯有老干苦难状,吕光营外堆玄龙。

身披北帝雄犀甲,虎贲连臂围不匝。

无计都将大地遮,有心尽把浮云刷。

樛枝入地旋复上,怪怪奇奇非一状。

谷陵相变任古今,土木两行专王相。

列帜空遗渭川垒,犒师留得杨隋帐。

玄驹来撼亭亭盖,渌鱼飞入苍苍浪。

最是半霄风雨声,山妖走尽川魅惊。

十万争挥铁槊骑,百千齐阚黑旗兵。

有时海面波涛小,一部仙韶下蓬岛。

残声逐水散鸣琴,遗响穿云聚啼鸟。

混沌死来凡几朝,清气浊气痕未消。

独叶耸来新盖凤,双柯合处旧藏蛟。

其本既异其事殊,德若有容材有馀。

大鹏斥鴳皆可居,相忘有似江湖鱼。

美哉此木真不凡,能以智免斧斤閒。

过尽工师无所用,庄周应作不材看。

大松大松如此奇,方舆圆盖不可知。

阴阳山海气合离,不然神物相护持。

(0)

早行

东方未明天紫色,凉风吹空声恻恻。

船人起语鸟奋翼,兼葭茫茫江水白。

石潭转旋蛟龙窟,岩壁冥蒙虎豹迹。

生存古木数十围,老死悬藤百馀尺。

民生有为俱事役,岂独羁人不遑息。

商歌浊酒聊慰怀,君不见仲尼旅人常接淅。

(0)

寄题思轩

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诱良孙接踵来。

万屋尚歌馀泽在,一轩还向旧堂开。

右军笔墨空残沼,内史文章祇废台。

邑子从今誇胜事,岂论王谢世称才。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