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舞(àn wǔ)的意思:按照规定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或练习。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骊山(lí shān)的意思:骊山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也用来比喻高大、峻峭的山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玉笛(yù dí)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
- 注释
- 舞:舞蹈,此处指皇家仪仗队的行进。
骊山:古代中国的一座名山,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关。
回銮:皇帝回宫。
銮:古代皇帝乘坐的车驾。
渭水:黄河支流,流经陕西西安附近。
光中:在光亮中。
玉笛:珍贵的笛子,可能象征皇家音乐。
一天:整个。
明月:明亮的月亮。
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绿色的旗帜。
满陌:满道路。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翻译
- 在骊山的舞影中穿行,
返回时沐浴着渭水的光芒。
- 鉴赏
这首诗是沈括的《开元乐词·其三》,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从鉴赏角度来看,沈括在此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浓郁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舞蹈场景。
“按舞骊山影里”一句,以动作开篇,设定了一个古典舞蹈的画面。骊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这里以其命名的山影,则赋予了诗中的舞者一种超越时空的气质。而“按舞”二字,则传递出一种节制与优雅,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轻盈而庄重的舞步。
“回銮渭水光中”则将视线引向水面,渭水(即渭河)是古代著名的河流,以其清澈的水光作为背景,不仅为舞蹈增添了自然之美,也映衬出了舞者的灵动与轻盈。
接下来的“玉笛一天明月”则引入了音乐元素,玉笛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高贵和纯洁,而“一天明月”则不仅描绘出夜空的宁静,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舞蹈背景中的一个美丽景象,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
最后,“翠华满陌东风”一句,则以翠绿的华丽装饰和春天的东风,勾勒出舞者优雅的姿态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这里的“满陌”则增强了场面的宏大感,让人仿佛能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舞蹈、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沈括在此诗中既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流露出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冒雨访盛凤翔城北寓居留饮春盘醉后有作
入春雨雪多,兼旬风簌簌。
枯坐兀无聊,蜡屐访城北。
登堂一笑迎,握手意可掬。
天寒泥留饮,是真来不速。
嗟我生寡欢,性僻难谐俗。
与君久缔交,淡然若兰菊。
遇合彼此同,牖下犹雌伏。
瞻顾名利场,无能共角逐。
笑彼冠盖多,其奈知食肉。
不如咬菜根,静对缥缃馥。
优游寝馈中,万卷丹黄读。
知足神自怡,朱颜为君祝。
至乐颇耐寻,何必求多福。
冲寒梅信芳,同上孤山麓。
二公诗.江南提督张忠武公国梁
万流注沧溟,健者必先涌。
松柏长群材,精进自然耸。
桓桓张将军,秉气最完巩。
初为草泽游,混俗意畴懂。
束身归明堂,秉志效日奉。
富贵若固有,嫌疑不戁悚。
突剑三百战,每战必先董。
江淮十数年,不独小儿恐。
庚申夏四月,雷雨阵酣拢。
偶未困兽防,溃军剩孤拥。
作书上告变,字迹血糊潼。
督师心徬徨,公遂裹创踊。
重臣辱敌手,此事关国宠。
呜呼八牌塘,竟作王罴冢。
苏常继沦陷,城洫半倾壅。
公生民宴如,公去死藉踵。
平时一蒉障,到此始知重。
赫然留毅魄,还足愧迂冗。
作歌示百寮,谁得如公勇。
《二公诗.江南提督张忠武公国梁》【清·蒋曰豫】万流注沧溟,健者必先涌。松柏长群材,精进自然耸。桓桓张将军,秉气最完巩。初为草泽游,混俗意畴懂。束身归明堂,秉志效日奉。富贵若固有,嫌疑不戁悚。突剑三百战,每战必先董。江淮十数年,不独小儿恐。庚申夏四月,雷雨阵酣拢。偶未困兽防,溃军剩孤拥。作书上告变,字迹血糊潼。督师心徬徨,公遂裹创踊。重臣辱敌手,此事关国宠。呜呼八牌塘,竟作王罴冢。苏常继沦陷,城洫半倾壅。公生民宴如,公去死藉踵。平时一蒉障,到此始知重。赫然留毅魄,还足愧迂冗。作歌示百寮,谁得如公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4367c689d073d2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