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歌·其四》
《竹枝歌·其四》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柘枝舞罢竹枝歌,风烛须臾奈尔何。

玉池鸿雁密,定王台骆驼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烛(fēng zhú)的意思:比喻地位低下、无能力或无地位的人。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骆驼(luòtuo)的意思:指心胸宽广,能够承受困难和压力的人。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玉池(yù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湖泊或池塘。

柘枝(zhè zhī)的意思:指人品恶劣,行为不良。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定王台(dìng wáng tái)的意思:指权力稳定、地位牢固、不可动摇。

柘枝舞(zhè zhī wǔ)的意思:形容人们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竹枝歌(zhú zhī gē)的意思:比喻才情出众,能够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情绪。

注释
柘枝舞: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
竹枝歌:源自巴蜀地区的民歌。
风烛:比喻生命的脆弱,像风中的蜡烛随时可能熄灭。
奈尔何:对……无可奈何。
马玉池:可能是形容池塘碧绿如玉,也可能指代某个有马的池塘。
鸿雁密:众多的鸿雁聚集。
定王台:历史上的地名,可能指的是某座宫殿或观景台。
骆驼多:形容台上的骆驼很多。
翻译
柘枝舞刚刚结束,又响起竹枝歌谣,
短暂如风中蜡烛,又能拿它怎么办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闲适的生活情趣。开篇“柘枝舞罢竹枝歌”两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柘枝舞毕,转而高声歌唱着竹枝之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享受和融合。"风烛须臾奈尔何"一句,则是对那份悠闲时光的无限留恋,风中烛光摇曳,时间如流水般逝去,让人不禁感慨。

接下来的“马玉池中鸿雁密”一句,景象转换至马玉池畔,鸿雁聚集其间,显得生机勃勃。这不仅描写了自然美景,也隐喻着人间的和谐与繁盛。最后,“定王台上骆驼多”一句,则将视角转向定王台,骆驼众多,营造出一种边塞风光。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淡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怀。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挽觉非先生彭吏部

公本篯仙后,缘何出自闽。

东山为别久,西浙得书频。

投老欣添岁,归闲剩得春。

满朝俱叹誉,八秩向精神。

见说临终日,鞭霆谒上真。

不能躬桂酹,千里一沾巾。

(0)

午饭罗汉寺

林间一径似惊蛇,中有禅关隐紫霞。

烟锁苍松遮寺额,风摇翠竹撼檐牙。

客来寂寞盘香穗,饭罢从容瀹茗花。

到此徘徊归去晚,夕阳挂树一声鸦。

(0)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其二

顶戴弥陀呈丑拙,手持杨柳惹尘埃。

纵饶入得三摩地,当甚街头破草鞋。

(0)

夏日遣兴·其三

四壁青山翠打围,诗人坐久澹忘归。

桥边荷芰攲头立,水底蜻蜓仰面飞。

(0)

春晚

我怪东风黠,暗知春欲归。

尽将杨柳絮,剪作雪花飞。

(0)

饮彻

美事般般四,良辰盏盏双。

霜风冰砚水,山月影轩窗。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