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古兰花十首·其九》
《秋日古兰花十首·其九》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一干一花山谷语,今兰不是古时兰。

重阳菊畔千丝紫,隆准曾孙却解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隆准(lóng zhǔn)的意思:形容言辞恳切,说话有力。

山谷(shān gǔ)的意思:山谷是指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成语“山谷”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处于困境或逆境中。

是古(shì gǔ)的意思:指事物过时、陈旧、不适应现实的状态或观念。

一花(yī huā)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代表或者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人或物。

一干(yī gān)的意思:一次性完成许多事情

曾孙(zēng sūn)的意思:曾孙是指一个人的孙子或孙女的孩子,也可以泛指后代。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翻译
满山遍谷的花朵在低语,如今的兰花已非昔日的品种。
重阳节时菊花丛中绽放紫色的长丝,高鼻梁的后裔却能欣赏这美景。
注释
一干一花:形容众多花朵。
山谷语:仿佛在低声交谈。
今兰:现在的兰花。
古时兰:过去的兰花。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菊畔:菊花旁边。
千丝紫:紫色的长丝状花瓣。
隆准:高鼻梁。
曾孙:后代子孙。
解看:懂得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雅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一干一花山谷语",开篇即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谷中古兰花的幽香与清音,传递出一种淡远之意。

"今兰不是古时兰",诗人通过这一句点明了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今兰”不仅指的是现下的花,也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事物的更替。

"重阳菊畔千丝紫"一句则描绘了秋日菊花盛开的景色,"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是秋天的一个节气。在这个时节,菊花竞相开放,其间杂以各种颜色的花朵,尤其是紫色的花朵特别引人注目。这里通过对菊畔花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观察和欣赏。

"隆准曾孙却解看"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另一层情感。"隆准"是古代官名,"曾孙"则意味着几代之后的后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界限的审美能力,即便是远祖的后代,也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些自然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谷古兰花与秋日菊畔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中的不变之美,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高雅境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吉林览古杂咏·其三

辽金以后率堪详,府设黄龙因见祥。

地力三农真沃土,舟通百货宛江乡。

(0)

前题再咏

久竹青宁化,难穷万物情。

却看文石里,不异碧波清。

写影矜鳞活,知春出浪轻。

谁能缗饵钓,底虑釜鬵烹。

幻体何妨脱,真形永寄贞。

谓言在藻类,可以认三生。

(0)

土默忒

部名虽异族类同,犬牙相入分提封。

执役鞠?皆虔恭,百年休息鬯皇风。

致兹岂易凛予衷。

(0)

小猎·其一

诸部皆携猎骑行,为听指使各将诚。

便教小试龙沙坦,嘉彼殷勤奉上情。

(0)

经喀尔沁部落

列帐沿冈道左迎,羊群马酪各将诚。

亲藩众建堪同例,外域羁縻岂近情。

漫拟星辰环北极,也知稼穑望西成。

百年化育皆先德,继绪心殷惕捧盈。

(0)

夜游山月作歌

乘凉徙倚崇冈巅,毕景暮色来苍然。

岩树偨池渐欲隐,我亦因之拂锦鞯。

回头下视东海水,一轮冰镜从中起。

如闻七宝宫阙间,纤阿谓我行且止。

崖枝涧叶重光辉,阴岭阳巘幻益奇。

石泉辋水潋上下,宿鸟绕树声参差。

高处虽寒远尘垢,左招吴质洪厓右。

早嗤羽客术已劳,却怜爝火光何有。

云庄松坞言归来,琉璃界里行龙媒。

涌金闪玉莫可状,丝辔珊鞭且慢催。

却忆年年游上苑,兰舟桂棹迟且缓。

北人使马南人船,欣兹本色得何晚。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