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陶陶(táo táo)的意思:形容人高兴、快乐的样子。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醉陶陶(zuì táo táo)的意思:形容喝酒后非常陶醉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屈原渔父问答》由明代诗人陈颢所作,通过对比“众醉”与“我独醒”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首句“众醉陶陶我独醒”,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场景:当众人沉浸在醉酒的欢乐中时,诗人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这里的“醉”不仅指肉体上的饮酒,更暗含了世人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忘却真理的状态。诗人独醒,意味着他保持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世俗的喧嚣所迷惑。
次句“此心于世已忘情”,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之后,诗人的心灵已经超越了情感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这种忘情,并非无情,而是超越了世俗情感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后两句“老翁不识孤臣意,谩向沧浪歌濯缨”,则通过一个老翁的形象,反衬出诗人的独特之处。老翁可能代表了那些未能理解或认同诗人超然态度的人。诗人以“孤臣”自比,暗示自己在世间被视为异类,不被理解。然而,面对这样的误解,诗人并未选择逃避或辩解,而是选择了“沧浪歌濯缨”。这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自身坚持的肯定。通过歌唱,诗人仿佛在清水中洗涤自己的心灵,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在纷扰的世态中,诗人保持了独立与超然,体现了其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