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坐》
《独坐》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三竿红日衡茅,顿有南山旧交

窗静不嫌蝇击纸,亭虚还许雀争巢。

游丝远逐炉烟杳,滴露频研砚墨胶。

寂寥何所似,玄真见少人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滴露(dī lù)的意思:形容水滴落下或露水凝结的声音。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衡茅(héng máo)的意思:衡量,比较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还许(hái xǔ)的意思:指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表示悔过并表示决心改正。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见少(jiàn shǎo)的意思:指见识少,经验不足。

旧交(jiù jiāo)的意思:指旧日的朋友、熟人。

恋旧(liàn jiù)的意思:指对过去的事物或人情怀留恋,不愿放弃或忘记。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玄真(xuán zhēn)的意思:指深奥真实的道理或事物。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鉴赏

这首明代陶益的《独坐》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人以“三竿红日坐衡茅”开篇,巧妙地将自己置于温暖的阳光与简朴的居所之中,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接下来,“顿有南山恋旧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旧友的深深眷恋,情感细腻而真挚。

“窗静不嫌蝇击纸,亭虚还许雀争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意境。即使窗外有苍蝇轻击窗户,室内有小鸟争夺巢穴,这一切在诗人眼中都显得平和而不扰心,反衬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游丝远逐炉烟杳,滴露频研砚墨胶。”诗人通过游丝随烟雾飘散、露水滋润着砚台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持续。这些细节的描绘,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深沉。

最后,“寂寂寥寥何所似,玄真愧见少人嘲。”诗人自问自答,将自己比作隐士玄真子,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自己能够在这份孤独中保持自我价值的肯定,流露出一丝淡淡的自豪与谦逊。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自然、友情、时间、创作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寄友人

去岁春归日,与君成别离。

今年春又到,君尚客天涯。

(0)

送人之蜀郡守

闻道蚕丛国,西连汉陇平。

三年怀紫袖,万里慰苍生。

夜月巴川静,秋风锦水清。

请看霜锷试,莫使雪山倾。

(0)

陇头水

陇底望秦关,萧萧陇水寒。

照人犹带恨,饮马不成湍。

落日边尘合,秋风候骑残。

谁磨三尺剑,直为斩楼兰。

(0)

全州道中

全南走百里,碧涧缘幽岑。

跻险屡得胜,旷望清烦襟。

道傍菀菀松,谁氏甘棠阴。

闻有章大夫,昔年兹抚临。

政循俗云变,世远泽尚深。

顾兹千植繁,蓊沃犹至今。

天长日色薄,风静云满林。

我行念徒侣,苦被名迹侵。

畏影且息荫,避喧聊洗心。

据床久兀傲,思奏丘中琴。

知音何寥哉,猿鹤空哀吟。

(0)

送张谦·其五

故人发白马,翩翩临路歧。

腰间脱玉剑,赠子表相思。

霜铗尔勿弹,狂歌欲为谁。

英风洒毛骨,四座惊别离。

别离岂足惜,意气方在斯。

何当凌九万,并驾青云归。

(0)

感寓·其三十八

东园桃李树,灼灼春妍华。

佳人不再摘,芳意其如何。

白日每不退,流光竟蹉跎。

大运苦难遇,感此哀情多。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