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挽 郑 广 安 宋 /阳 枋 壮 节 从 于 卯 ,奇 功 岁 转 新 。有 片 皆 鼓 勇 ,无 战 不 鏖 尘 。棠 国 香 凝 月 ,榆 阔 梦 熟 春 。吁 嗟 河 北 地 ,今 日 尚 终 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丁卯(dīng mǎo)的意思:指对人的尊称或称呼。
鼓勇(gǔ yǒng)的意思:鼓励勇气,激励斗志。
国香(guó xiāng)的意思:形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河北(hé bě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奇功(qí gōng)的意思:指非凡的技能或成就。
无战(wú zhàn)的意思:没有战争。形容国家间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壮节(zhuàng jié)的意思:指壮丽的节日或令人敬佩的行为
- 翻译
- 壮志始于丁卯年,奇功累积逐年新。
无论征伐何处,都充满勇气,每场战斗都尘土飞扬。
月光下,棠国香气弥漫,榆关梦境中春天已深。
感叹啊,河北之地,如今仍有忠诚之士坚守。
- 注释
- 壮节:豪壮的气节。
丁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具体年份。
奇功:非凡的功绩。
岁转新:每年都有新的成就。
征:征伐,出兵。
鼓勇:鼓舞勇气。
鏖尘:激战扬起大量尘土。
棠国:泛指国家或某一地区。
香凝月:月光下的香气。
榆关:古代边关,此处可能指长城沿线。
梦熟春:梦境如春,形容梦境温馨。
吁嗟:感叹词,表示感慨。
河北地: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终臣:忠臣,忠诚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的英勇形象和他对国家边疆的忠诚。开篇两句“壮节从丁卯,奇功岁转新”表明将军自从担任将职以来,每年都有新的战功。这不仅展现了将军的英勇,还暗示了他的连续胜利。
接下来的“有征皆鼓勇,无战不鏖尘”进一步强调了将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鼓足勇气,积极出击,不曾有过畏缩不前的战役。这里的“鏖尘”指的是刀剑相交的火花,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将军的英勇。
中间两句“棠国香凝月,榆关梦熟春”则转换了一下情景,将军虽然身处边关,但仍然能够感受到故乡的温暖和自然之美。这里的“棠国香凝月”可能暗指将军所在之地即使是在遥远的边疆,也有着如同故乡一般的温馨;而“榆关梦熟春”则表达了将军对于春天的向往,尽管身处战场,但心中仍怀念和平时节。
最后两句“吁嗟河北地,今日尚终臣”,则流露出将军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以及他坚定的忠诚立场。这里的“吁嗟”表达了将军对于河北这片土地的深情,而“今日尚终臣”则是他对国家的承诺和决心,无论何时,他都会尽忠职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将领英勇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了古代士兵对于国家边防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以及他们在战场上不屈不挠的斗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呈君用
秋崖初无负郭二顷田,向来耕舍寒炊烟。
负薪行歌遭妇骂,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边之飞泉。
龟肠怒吼卖牛具,龙骨倒挂行蜗涎。
乃以农自目,其然岂其然。
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较之于我犹差贤。
白头把笔耕六籍,芸人芸己皆逢年。
可曾腰斧响空谷,但闻种之以弘农陶,耨之以绛人玄。
先生之号则不可,北山久欲移文镌。
吾尝观诸朝,左右分两铨。
若使后夔降典夷作乐,各违所长非所便。
我今手招白云与渠语,两易其任盟当坚。
君农我樵万山绿,依旧司存雨露边。
亦不必承明之庐九入,亦不必岁中之官九迁。
共披烟蓑拜新号,疏驳不到松风前。
烂柯扣角醉眠熟,佳话留与山中传。
《戏呈君用》【宋·方岳】秋崖初无负郭二顷田,向来耕舍寒炊烟。负薪行歌遭妇骂,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边之飞泉。龟肠怒吼卖牛具,龙骨倒挂行蜗涎。乃以农自目,其然岂其然。胥山之穷固亦无一钱,较之于我犹差贤。白头把笔耕六籍,芸人芸己皆逢年。可曾腰斧响空谷,但闻种之以弘农陶,耨之以绛人玄。先生之号则不可,北山久欲移文镌。吾尝观诸朝,左右分两铨。若使后夔降典夷作乐,各违所长非所便。我今手招白云与渠语,两易其任盟当坚。君农我樵万山绿,依旧司存雨露边。亦不必承明之庐九入,亦不必岁中之官九迁。共披烟蓑拜新号,疏驳不到松风前。烂柯扣角醉眠熟,佳话留与山中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867c69743652c0462.html
十二月二十四日雪盖予三年于淮才见此耳时东师援淝水捷书西来走笔呈赵公借官奴与幕友一醉
淝水风声欲破苻,文城雪意趁禽吴。
诗筒拟醉玉跳脱,捷羽已飞金仆姑。
剡曲但能乘兴逸,灞桥仅不负诗癯。
那知莫府文书外,更解飞琼打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