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中 言 事 八 韵 寄 李 支 使 唐 /方 干 岂 知 经 史 深 相 误 ,两 鬓 垂 丝 百 事 休 。受 业 几 多 为 弟 子 ,成 名 一 半 作 公 侯 。前 时 射 鹄 徒 抛 箭 ,此 日 求 鱼 未 上 钩 。竹 里 断 云 来 枕 上 ,岩 边 片 月 在 床 头 。过 庭 急 雨 和 花 落 ,绕 舍 澄 泉 带 叶 流 。缅 想 远 书 聆 鹊 喜 ,窥 寻 嘉 果 觉 猿 偷 。旧 诗 改 处 空 留 韵 ,新 酝 尝 来 不 满 篘 。阮 瑀 如 能 问 寒 馁 ,风 光 当 日 入 沧 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鬓垂(bìn chuí)的意思:形容年老的人头发白了,垂在脸颊两旁。
不满(bù mǎn)的意思: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澄泉(chéng quán)的意思:清澈的泉水,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邪。
成名(ché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而在社会上获得名望和声誉。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垂丝(chuí sī)的意思:指掉下来的头发或胡须。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公侯(gōng hóu)的意思:公侯指的是古代的贵族爵位,也用来形容地位高贵、显赫的人。
过庭(guò tíng)的意思:指跨过庭院,表示迅速通过、匆忙离去。
寒馁(hán něi)的意思:形容饥寒交迫,生活困苦。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嘉果(jiā guǒ)的意思:指珍贵的果实,比喻优秀的人才或卓越的成就。
旧诗(jiù shī)的意思:指古代的诗歌作品,也用来形容旧时代的事物、观念或价值观。
窥寻(kuī xún)的意思:暗中观察、探寻。
缅想(miǎn xiǎng)的意思:回忆、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前时(qián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以前的某个特定时期。
鹊喜(què xǐ)的意思:形容喜事临门,好运降临。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阮瑀(ruǎn yǔ)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为外物所动摇。
上钩(shàng gōu)的意思:指人被骗或被诱导上当受骗。
射鹄(shè hú)的意思:指射箭射中高飞的鹤,比喻有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
受业(shòu yè)的意思:接受教育或学习知识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远书(yuǎn shū)的意思:远在他乡的书信。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知经(zhī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的知识非常熟悉,对经典著作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 翻译
- 哪知深入经史反被其所误,双鬓斑白万事已成空。
曾有多少弟子受我教诲,半数成名后成为公侯。
往昔箭射鹄鸟只是虚掷,而今求鱼却连钩也没上。
云雾断续飘入竹林到枕边,岩石边片月映照在床头。
庭院急雨伴随花瓣纷纷落,环绕屋舍清泉带着落叶流。
遥想远方书信带来喜讯如鹊至,偷窥佳果发现似猿偷窃的欢愉。
旧诗修改之处只留下韵脚,新酒品尝却不满一提。
若阮瑀能问及我的贫寒饥饿,愿那美好景致永驻我的心田。
- 注释
- 岂知:哪里知道。
经史:经典与历史书籍,泛指学问。
相误:反而误导了自己。
两鬓:两边的鬓发。
垂丝:形容头发斑白下垂,比喻年老。
百事休:所有事情都已结束或无望。
受业:接受教育,这里指教导弟子。
几多:多少。
弟子:学生。
成名:功成名就。
一半:其中一部分。
公侯:古代的高官贵族。
前时:以前。
射鹄:射箭中的目标,比喻追求的目标。
徒抛箭:白白浪费了努力。
此日:现在。
求鱼:比喻寻求利益或目的。
未上钩:没有成功。
竹里:竹林中。
断云:零散的云朵。
来枕上:仿佛来到枕边。
岩边:岩石旁边。
片月:一弯月亮。
过庭:经过庭院。
急雨:突如其来的雨。
和花落:伴随着花儿一同落下。
绕舍:环绕房屋。
澄泉:清澈的泉水。
带叶流:叶子随水流淌。
缅想:遥想,思念。
远书:远方的书信。
聆鹊喜:听到喜鹊报喜的声音,比喻收到好消息。
窥寻:偷偷寻找。
嘉果:美味的果实。
觉猿偷:感觉像猿猴在偷取。
旧诗:以前写的诗。
改处:修改的地方。
空留韵:只留下了韵律。
新酝:新酿的酒。
尝来:品尝起来。
不满篘:不满一提,比喻量少或不满意。
阮瑀: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这里代指有才学的朋友。
如能:如果能够。
问寒馁:问候我的贫寒饥饿,关心我的生活状况。
风光:美好的风景,也指生活境遇。
当日:当时,那时候。
沧洲:水边之地,常用来象征隐居或避世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生活的平淡与自得,以及对往昔岁月的一种缅怀和反思。开篇即以"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表达了一种历史书写的不确定性和个人年华老去、心无牵挂的情感。
接着,"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似乎是在反思自己曾经的学业与仕途的经历,但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下两句"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则更深化了这种对比,表明诗人现今已经放弃了往昔的雄心壮志,只是在山中过着平静无为的生活。
接下来,"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居景象,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紧接着的"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则展现了山中的季节变换与生机盎然。
在"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记忆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界中小动物行为的观察,这些都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宁静的心境。
随后,"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表达了一种文学创作上的自我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最后,"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记忆,以及对曾经美好的时光的追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山居生活与往昔仕途,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精神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