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戴曾从埭上过,客裘无柰晓霜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旅途中,被鸡鸣声唤醒后对归家之梦的感慨。诗中“十载曾从埭上过”,暗示诗人有过长时间的漂泊生活,埭上可能是指他曾经路过的某地或某种环境,暗含着岁月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客裘无柰晓霜多”一句,通过描述清晨的霜冻,形象地表现了旅行中的寒冷与孤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温暖家园的渴望。“西风吹醒还家梦”,西风在这里象征着一种力量,它吹散了诗人关于回家的梦境,让人感受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落差。“不是淮河是潞河”,通过对比淮河与潞河,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虽然听到的是熟悉的鸡鸣声,但所处的环境却完全不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荔支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南霁云
禄山炽乱,火焚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
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
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
远位巡上,巡智我彊。以城授巡,巡亦克当。
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
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踊跃倍常。
贼知城坚,坐甲裹粮。城中食尽,杀爱以尝。
士无二志,持病扶疮。宁守城死,城不可降。
霁云勇烈,跳城轶出。走泗投贺,求兵救乏。
贺饮霁云,牢醴罗列。霁云避席,谓众云曰。
濉阳之人,不食一月。义不独饱,食下辄咽。
以刀断指,左右流泣。彼何人兮,忌忠嫉节。
心不感兮,贼功害伐。不出一兵,坐观斧钺。
霁云心折,寸寸如铁。霁云据鞍,怒发冲冠。
一矢以志,复来不完。路人傍观,涕流汍澜。
远近闻者,为之辛酸。力尽且穷,城孤无援。
至死不屈,万戈来攒。精诚内发,颜色自安。
身轻鸿毛,名重泰山。吾执唐刑,罔容于奸。
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南霁云》【宋·石介】禄山炽乱,火焚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远位巡上,巡智我彊。以城授巡,巡亦克当。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踊跃倍常。贼知城坚,坐甲裹粮。城中食尽,杀爱以尝。士无二志,持病扶疮。宁守城死,城不可降。霁云勇烈,跳城轶出。走泗投贺,求兵救乏。贺饮霁云,牢醴罗列。霁云避席,谓众云曰。濉阳之人,不食一月。义不独饱,食下辄咽。以刀断指,左右流泣。彼何人兮,忌忠嫉节。心不感兮,贼功害伐。不出一兵,坐观斧钺。霁云心折,寸寸如铁。霁云据鞍,怒发冲冠。一矢以志,复来不完。路人傍观,涕流汍澜。远近闻者,为之辛酸。力尽且穷,城孤无援。至死不屈,万戈来攒。精诚内发,颜色自安。身轻鸿毛,名重泰山。吾执唐刑,罔容于奸。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967c66a38f3048778.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