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艑激风湍,长淮五月寒。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余寅的《淮上阻风》,描绘了在淮河上遭遇风浪时的场景与情感。
“大艑激风湍”,开篇即以“大艑”(大型船只)在汹涌波涛中颠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激风湍”三字,生动地展现了风浪之猛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船身的剧烈摇晃。
“长淮五月寒”,进一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五月本是江南温暖的季节,但“长淮”(指淮河)却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这不仅是气候上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长淮,作为一条重要的河流,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客情无处住”,直接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游子之情。在异乡遭遇风浪,不仅身体受到威胁,心灵也倍感孤独与无助。“无处住”三字,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流露出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折取栋花看”,在困境中寻求一丝慰藉。在风浪中,诗人或许无意间折下了一枝船舱顶上的花朵,以此来暂时忘却眼前的险境,寻找心灵的安宁。这一细节虽小,却蕴含着深意,展现了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古代文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立秋日呈梦锡
今日才立秋,凉风已萧瑟。
我不感时节,念子行有日。
忆初同赴官,相后惟一月。
子先脱然去,我独不得发。
江边舍未还,汴上生计足。
古之仕为荣,今则富者福。
子随鸿鹄高,我恋升斗食。
岂徒别离悲,更有长太息。
赠天竺聪道人
完完明月珠,蓄彼万丈渊。
径寸不可睹,馀辉媚清川。
道人实有道,胶口默不传。
心闲气自和,眉宇常蔼然。
邦人昔致师,欲以居法筵。
文移动帅府,礼数端亦虔。
冥鸿避网罗,矫翼从高骞。
朅来灵山隅,圆蒲味深禅。
盛德不自显,与物同周旋。
儿曹恃文采,毫末争丑妍。
相逢广坐间,肯顾斯人贤。
茫茫大化中,浮名暂腥膻。
吾知道人意,反汝生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