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城隅呈永叔》
《泛舟城隅呈永叔》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藤竹绕城阴,烟梢拂濠水。

山禽时一鸣,楚客孤舟里。

孤舟穿绿荷,猎猎雨新过。

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ànzhōuchéngchéngyǒngshū
sòng / méiyáochén

téngzhúràochéngyīnyānshāoháoshuǐ

shānqínshímíngchǔzhōu

zhōu穿chuān绿lièlièxīnguò

shuíjiāngshàngzhīchǐcǎil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猎猎(liè liè)的意思:形容风声、旗帜等高昂飘扬的样子。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只尺(zhī chǐ)的意思:只尺是一个描述人物品行高尚纯洁的成语,意为只有尺寸而无其他杂质。

注释
藤:藤蔓。
竹:竹子。
城阴:城的阴凉处。
烟梢:烟雾的末端。
濠水:护城河。
山禽:山中的鸟儿。
楚客:指楚地的旅人或客居者。
孤舟:孤独的小船。
穿:穿过。
绿荷:绿色的荷叶。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的声音。
雨新过:刚下过雨。
暮江:傍晚的江面。
只尺:极近的距离,比喻非常接近。
采莲歌:采莲的歌曲。
翻译
藤蔓竹林环绕城的阴凉处,烟雾轻拂濠水边。
山中的鸟儿偶尔鸣叫,孤独的旅人独在小舟之中。
小舟穿梭于绿色的荷叶间,刚经历过一阵阵的新雨洗礼。
又有谁能想到,在这傍晚的江面上,只有一尺之遥的地方传来采莲的歌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自然情趣的画面。首句“藤竹绕城阴”写出了城边环境的清幽,藤蔓和翠竹环绕,形成阴凉的遮蔽。接下来的“烟梢拂濠水”则通过轻烟袅袅,暗示出水面上的薄雾和濠水的宁静。山鸟的“时一鸣”,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与孤舟中的“楚客”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孤独但不孤寂的心境。

“孤舟穿绿荷”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荷塘的景象,绿色的荷叶与孤舟相映,显得格外清新。雨后的“猎猎”声,可能是风吹动荷叶的声音,也可能是雨后空气的清新,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气息。最后两句“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尽管身处孤舟,却仍能听到远处采莲女的歌声,这歌声似乎带给他一丝慰藉,也反映出他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思念。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泛舟城隅呈永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隅的自然风光,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孤寂之感,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乐府杂咏六首.花成子

春风等君意,亦解欺桃李。

写得去时真,归来不相似。

(0)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

盈盈粉署郎,五日宴春光。

选客虚前馆,徵声遍后堂。

玉钗翠羽饰,罗袖郁金香。

拂黛随时广,挑鬟出意长。

啭歌遥合态,度舞暗成行。

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

(0)

题家园

池莲憔悴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0)

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

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

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

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更逡巡。

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

(0)

题书卷后语

倩俸写来手自校,汝曹读之知圣道,坠之鬻之为不孝。

(0)

醉书僧壁

九华山色真堪爱,留得高僧尔许年。

听我吟诗供我酒,不曾穿得判斋钱。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