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承晓露,终不堕春泥。
《亭上茅寄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亭 上 茅 寄 生 宋 /陈 宓 生 长 天 垂 力 ,孤 悬 有 作 奇 。最 先 承 晓 露 ,终 不 堕 春 泥 。
- 翻译
- 生长的力量仿佛直抵天空,独立存在显得奇特非凡。
它最先承受清晨的露水滋养,始终不会落入春泥中消沉。
- 注释
- 生长:发育成长。
天垂:接近天空。
孤悬:独自悬挂。
作奇:显得奇特。
承晓露:承受早晨的露水。
堕:掉落。
春泥:春天的泥土。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亭上茅寄生》,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茅草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展现出其坚韧与独特的生存智慧。"生长天垂力",形象地刻画了茅草凭借自身的力量向上生长,仿佛与天相接,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孤悬有作奇",则强调茅草虽孤独地生长在高处,却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奇特姿态。"最先承晓露",写茅草清晨时分吸收露水,象征着生机和清新;"终不堕春泥",则表达了茅草坚守自我,不随春泥沉沦的决心,寓意着高洁的品质。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物抒怀,赞美了茅草的坚韧与独立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