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石(bào shí)的意思:抱着石头。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还山(hái shān)的意思:指被逐出的人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也可比喻恢复原状或解决问题。
架阁(jià gé)的意思:搭建书架,指整理书籍。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开畬(kāi shē)的意思:指开始耕种农田,也比喻开始从事某项事业或工作。
偏为(piān wéi)的意思:非常,特别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疏放(shū fàng)的意思:疏放是指解除束缚、放松限制,让事物自由发展或释放。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下江(xià jiāng)的意思:下江指的是从江山之上下来,意为离开高位或权力,退居幕后。
仰面(yǎng miàn)的意思:仰面指的是人仰卧并且面朝上的姿势。在成语中,仰面表示某人或某物被打败或被击倒。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与外界联系不便的孤独感。首联“下江路断偏为寄,入岭人频懒作书”中,“下江路断”暗示了与外界的隔绝,“偏为寄”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书信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努力,但“入岭人频懒作书”又透露出这种努力的艰难和无奈。
颔联“不能仰面成疏放,强欲诛茅似有馀”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诗人无法像隐士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只能勉强在山中建造茅屋,这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接受,也流露出一种不甘心的抗争情绪。
颈联“峰抱石坪宜架阁,屋连荒垄且开畬”转而描写自然环境,山峰环绕,石坪上适宜搭建木架,房屋与荒地相连,显示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与利用。这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生存条件的适应。
尾联“前途未必无知己,却较还山得自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仍抱有希望,认为即使在偏远之地,也可能找到知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回归山林生活的向往,渴望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偏远、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安慰的心境,体现了明代文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
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
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
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
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
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
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
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
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
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
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
且复调埙篪,泠然五音举。
留题兰皋亭
雪后东风未肯和,扣门迁客夜经过。
不知旧竹生新笋,但见清伊换浊河。
无复往来乘下泽,聊同语笑说东坡。
明年我亦开三径,寂寂兼无雀可罗。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其一
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
方忧集暮雪,复喜迎朝暾。
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
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
三径瑶草合,一瓶井花温。
至今行吟处,尚馀履舄痕。
一朝出从仕,永愧李仲元。
晚岁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山城买废圃,槁叶手自掀。
长使齐安人,指说故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