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陵祀道中次韵答周松露亚卿四绝·其一》
《陵祀道中次韵答周松露亚卿四绝·其一》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曾于秋夕奉明禋,又向西陵拥佩绅。

私禫几时还国禫,极知为子愧为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还国(hái guó)的意思:归还国家,回到祖国。

极知(jí zhī)的意思:非常了解,极其熟悉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明禋(míng yīn)的意思:明智而谦虚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为臣(wéi chén)的意思:指效忠于君主或上级,尽心尽力为其服务。

西陵(xī líng)的意思:指人们追念故人时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在前往陵墓祭祀途中,以次韵的形式回赠给周松露亚卿的四绝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祖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作为臣子对于国家与君王责任的深刻理解。

“曾于秋夕奉明禋”,诗句开篇即描绘了诗人曾经在秋季的夜晚,恭敬地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奉明禋”指的是一种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又向西陵拥佩绅”,接着描述诗人再次前往西陵,身着礼服,庄重地参与祭祀。这里的“西陵”通常指的是陵墓所在地,而“佩绅”则代表了穿着正式的服饰,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严肃。

“私禫几时还国禫”,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祭扫(私禫)与国家祭扫(国禫)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或许在反思,何时能将对先人的私人祭扫与国家对先贤的集体纪念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对家族荣誉与国家利益的平衡考量。

“极知为子愧为臣”,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深刻自省。作为儿子,他深知自己对先祖的祭扫是应尽之责;同时,作为臣子,他也意识到自己对于国家的贡献与忠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交织,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李东阳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传统、个人责任以及国家大义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晚泊都昌

官舟薄暮下都昌,冒险篙师报日康。

霞锦一机天自织,波文万顷水成章。

远山黛锁真嫌画,新月眉横恰对缸。

且尽一尊开拍塞,山城寥落夜催梆。

(0)

郊行五首·其一

荒村短笛□□□,□□□□□□□。

□□□□□□□,□□□□□□□。

(0)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其一

料尔年家会,风谈一座秋。

道形先石履,清响震山楼。

花趁雨争发,鱼亲人自浮。

信渠兼隐吏,相与为时谋。

(0)

楼观·其二

危楼迥对一峰孤,哀壑平连万顷芜。

摩诘画图空掩映,伯阳道德岂虚无。

方西涧谷汉驰道,直北河山周故都。

风土不殊人事异,谁将绵瓞问司徒。

(0)

姜君锡过予作

君家篆江侧,秀屏当户开。

知是神仙人,胡为尘世来。

黄氛缁素车,皂盖冒朱埃。

以兹谢民役,返耕白云隈。

少小稽古昔,中式得此阶。

亦知慎官服,奈与寸心违。

欲往昧前算,欲止递成哀。

繄予丘壑士,谛此良用骇。

因陈接淅义,颇究蓬矢怀。

我固互相发,君固耿难回。

丈夫志四海,好念济川才。

嗟彼长沮徒,泛泛岂根荄。

(0)

至终南

泥泞抵终南,迷蒙失山色。

指点太平宫,崔嵬白云极。

不暇自抖擞,冒雨且综核。

凭高瞷村落,嘉树万重黑。

此地索灵异,气候故不测。

旦日云气消,嫩碧竞寰域。

绿草弥望浮,波光与山逼。

迤逦白鸟来,涤荡千虑息。

宿性喜丘壑,跻攀易筋力。

深秋事佳游,长歌厌轻默。

早晚幽卜筑,终以卧斯侧。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