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亨屯(hēng tún)的意思:指事物兴盛、繁荣的样子。
快意(kuài yì)的意思:快乐满意的心情。
理民(lǐ mín)的意思:理解民众的心情和需求,善于治理和管理人民事务。
丽龟(lì guī)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而珍贵,如玉一般。
民情(mín qíng)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情和情感状态。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石弓(shí gōng)的意思:石头做的弓弩。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未遑(wèi huáng)的意思:未有时间或机会做某事
物理(wù lǐ)的意思: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石(wǔ dàn)的意思:指五块石头,比喻困难、险恶的环境或境况。
拯溺(zhěng nì)的意思:拯救落水者,使其脱离危险。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杂题》。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忧虑。
首句“亨屯拯溺未敢閒”描绘了国家在面对困难时,君主应积极应对,救助百姓的情景。“亨屯”指国家处于艰难时期,“拯溺”即拯救困苦之人。接下来“苍生四海常思艰”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应时刻关心全国百姓的疾苦。
“未遑老安少怀志”则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即在追求国家稳定的同时,也应关注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满足他们的愿望与需求。“难悉物理民情间”则指出了解民间疾苦并非易事,需要深入体察。
“三代上治夫何有”一句,通过对比古代三代(夏、商、周)的治国之道,表达了对当前治理方式的反思。这里“三代上治”可能是指古代圣明君主的治国理念,而“夫何有”则表示对现今治理方式的疑问或不满。
“十年前诗率可删”可能是对过去十年诗歌创作的评价,暗示有些作品可能过于陈旧或不切实际,需要重新审视和改进。
最后两句“射麋丽龟聊快意,犹喜五石弓能弯”以打猎为喻,表达了诗人虽有闲暇之乐,但更喜于能够保持武艺高强,暗含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视。同时,“射麋丽龟”可能象征着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追求,“五石弓能弯”则体现了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民生疾苦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