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二 十 四 日 宋 /文 天 祥 壮 心 负 光 岳 ,病 质 落 幽 燕 。春 节 前 三 日 ,江 乡 正 小 年 。岁 时 如 有 水 ,风 欲 不 同 天 。家 庙 荒 苔 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质(bìng zh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病态、不健康的状态。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春节(chūn jié)的意思: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和新的生机。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光岳(guāng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山岳,用来形容山势险峻、高耸入云。
家庙(jiā miào)的意思:指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也可以指家族的祠堂。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烧纸(shāo zhǐ)的意思:指练字、读书时用火烧纸灰,以此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同天(tóng tiān)的意思:同一天,同一时间。
乡正(xiāng zhèng)的意思:指农村中的正人君子,也指乡间的廉洁官员。
小年(xiǎo nián)的意思:小年是指农历腊月二十三,即除夕前一天。也指除夕前夜的晚上。
幽燕(yōu y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幽静、安宁的环境中生活或活动。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 注释
- 壮心:豪情壮志。
负:超过。
光岳:山川之光。
病质:病弱之躯。
落:飘落。
幽燕:古代地名,指幽州和燕州,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
春节:中国农历新年。
三日:三天。
江乡:江南地区。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灶神的日子。
岁时:时节。
如:像。
水:比喻时间流逝。
风俗:地方习俗。
不同天:各不相同。
家庙:家族的祠堂。
荒苔:长满青苔。
滑:湿滑。
谁人:何人,谁。
烧纸钱:焚烧纸钱作为祭品。
- 翻译
- 壮志超越山川之光,病弱身躯飘落在幽燕之地。
春节前的三天,江南地区正庆祝小年。
一年中的这个时节如流水般流逝,各地风俗各异。
家族的祠堂长满青苔,无人前来焚烧纸钱祭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怀念。开篇“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虽然如同高耸的山岳,但现实中却因病弱而流落于边远的地方,如燕地一般。"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则写出了时间背景,是在春节来临前的三天,家乡正在过小年,即除夕前的扫房、做饼等活动。
"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岁末的气氛犹如流动的水一般,但各地风俗习惯却因地域差异而千差万别。"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传统祭祀活动的怀旧之情,家庙因为长时间无人照料而荒凉,苔藓丛生,而曾经热闹的祭祖活动如今已无人问津。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乡愁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沉重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宪掾孙德谦北上
孙君宪府之白眉,拱璧莹然廊庙姿。
往年少府寔初筮,当道好官多见知。
鸂?夜自金滩起,騄駬晓上青天驰。
淮霜秋清古柏树,海月夜白扶桑枝。
宪家宏纲甚照耀,绣衣使者常嗟咨。
飞剡如云集台阁,束书即日趋京师。
恭闻先公古遗爱,只今古道人犹思。
高门翼翼后必大,天道昭昭今在兹。
紫微华盖森列辅,灵芝朱草祥明时。
蜚腾去去君莫迟,舜琴待和薰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