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冰凌(b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或行为冷酷、高傲,不可亲近。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嘲咏(cháo yǒng)的意思:嘲笑并歌颂或赞扬。
东野(dōng yě)的意思:东方的田野,比喻辽阔广大的土地。
非战(fēi zhàn)的意思:非战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意为不战争,指避免战争,追求和平。
金痍(jīn yí)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灾难给国家、城市等带来的重大损害或创伤。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狂痴(kuáng ch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或思想极端疯狂、狂乱。
李杜(lǐ dù)的意思: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也可以泛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人物。
踉跄(liàng qiàng)的意思:形容行走时摇摇晃晃,步履不稳。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诗涛(shī tāo)的意思:指诗人的才华横溢,像汹涌的大海一样浩荡无垠。
诗骨(shī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具有诗意和骨气,指人才或事物的品质高尚。
卧冰(wò bīng)的意思:形容人们在严寒环境中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 注释
- 长安:唐朝都城,这里指代京城。
乾:深沉,形容秋天的肃穆。
木叶:秋天的树叶。
号悲:哀鸣,悲凉的声音。
瘦僧:形容僧人清瘦。
峭病:严峻的疾病。
东野:指唐代诗人东野圭吾(虚构,实为杜甫)。
退之:指唐代诗人韩愈。
踉跄:走路不稳。
鹤阿师:比喻仙风道骨的人。
李杜: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
狂痴:形容诗人的狂放与痴情。
- 翻译
- 长安秋意深沉,落叶哀鸣声声悲切。
瘦削的僧人躺在冰凌上,吟诵中带着金色的伤痕。
那些伤痕并非战场留痕,而是他严峻的疾病所致。
他的诗才如同东野圭吾般挺拔,又如韩愈诗潮汹涌澎湃。
他步履不稳时,常令旁人惊讶,误以为是仙鹤的老师。
可惜李白、杜甫已逝,未能见证这位诗人的狂放与痴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长安的萧瑟图景,开篇即以“乾”字形容秋声之清肃,木叶悲鸣,营造出一派凄凉气氛。接着,诗人笔触转至瘦弱僧侣卧于冰凌之上,其嘲咏中带有对世事的无奈与悲凉,且其“含金痍”非是战争留下的伤痕,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创痛,这种比喻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中的“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等句,则表明诗人对诗艺的执着与追求,即使在疾病中也不忘诗意,甚至诗思如涌水般汹涌澎湃。"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一句,透露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精神状态依然顽强。
最后两句“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中,“李杜”指的是唐代的两位诗坛巨匠,李白与杜甫。诗人表达了对两人已故去的遗憾,以及自己所处时代无法与他们共享这般狂狷之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深秋的萧瑟、僧侣的嘲咏、诗人的疾病和执着,以及对历史时空中诗人交流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孟郊的深沉情怀与独特的人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