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叟(bái sǒu)的意思:白叟是指年老的人,特指年纪大的男性。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饥溺(jī nì)的意思:形容饥饿到极点或者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离即(lí jí)的意思:即将离开或分离的状态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弱子(ruò zǐ)的意思:指弱小无力的人,也泛指无能力的人。
生别(shēng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血泪(xuè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痛苦、悲伤的经历或遭遇。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幽魂(yōu hún)的意思:指死者的灵魂在世间徘徊。
生别离(shēng bié lí)的意思:指亲人、朋友等因各种原因而分离,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能常常见面。
- 鉴赏
这首诗《挽任兰生公》是清代诗人王廉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与人性的悲凉。
首句“生别离即死别离”,开篇便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战争中生与死的瞬间转换,将生死别离的残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痛弱子老妻”一句,直接点明战争对家庭的毁灭性打击,弱小的孩子和年迈的妻子成为战争的无辜受害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无情摧残生命的深切同情。
“千里幽魂归榭幕”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死者灵魂的归宿,千里之外的战场,成为了他们永远的安息之地,而“榭幕”一词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战争带来的哀伤与悲痛。
下半部分“人饥溺由己饥溺”承上启下,从个体的苦难扩展到群体的悲惨命运,揭示了战争中人民生活的极度困苦。这里“饥溺”双关,既指物质上的匮乏,也暗喻精神上的沉沦,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影响。
“看黄童白叟,一路血泪洒江淮”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通过对老幼两代人的描写,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推向极致。黄童(儿童)与白叟(老人)作为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泪水与血迹,成为了江淮大地上战争创伤的鲜明标志,深刻反映了战争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凝重的笔调,深情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悲凉,不仅表达了对战争受害者的深切同情,也对战争的罪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二
番黎素无知,浑噩近太古。
祇为巧伪引,讼争亦肆侮。
睚眦动杀机,其心将莫禦。
所幸弗联属,社社自愚鲁。
太上用夏变,衣冠与居处。
使彼忘为番,齐民消党羽。
其次俾畏威,罔敢生乖迕。
无虐无令傲,服劳安作苦。
恩胜即乱阶,煦嘘鼠为虎。
所以王道平,不为矫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