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庙火焚氛更恶,鲛人珠尽泪犹多。
纷纷和战都非策,聚铁虽坚奈错何!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奸民(jiān mín)的意思:指邪恶、狡诈的人民。
鲛人(jiāo rén)的意思:指能够在水中自由活动的人,比喻游泳技术高超的人。
禁奸(jìn jiān)的意思:禁止奸淫行为,制止邪恶行为。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邛笮(qióng zé)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峰和密林。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尉佗(wèi tuó)的意思:指对事情的处理拖延或拖拉。
洗兵(xǐ bīng)的意思:指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羊城感赋六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社会矛盾的深切忧虑。首句“慷慨争挥壮士戈”描绘出壮士们奋起抗争的英勇画面,显示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接着,“洗兵竟欲挽天河”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出诗人希望彻底清除战争的强烈愿望。
“苦烦父老通邛笮,难禁奸民教尉佗”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地方治理的困扰,父老疲于应对纷争,而奸民又难以约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接下来,“袄庙火焚氛更恶”以“袄庙”被焚烧象征着民族精神的沦丧,气氛更加恶劣。“鲛人珠尽泪犹多”则借鲛人泣珠的典故,表达对国家财富流失的痛心。
最后两句“纷纷和战都非策,聚铁虽坚奈错何”揭示了诗人对时局无解的无奈,认为和战都不能解决问题,即使集聚再多的铁器,也无法改变错误的决策。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遵宪作为近代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