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六首·其三》
《望江南六首·其三》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清明忆,风景最湖塘。

新水暖香浮笋市,乱山晴翠鱼床斜日酒旗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酒旗(jiǔ qí)的意思:酒旗指的是宴会上用来标志酒楼或酒家的旗帜。引申为宴请客人的意思,也指宴席的盛况和氛围。

暖香(nuǎn xiāng)的意思:指香味浓郁,令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气息。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晴翠(qíng cuì)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草木绿茂。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新水(xīn shuǐ)的意思:指新鲜的水,比喻新事物、新思想。

鱼床(yú chuáng)的意思:指鱼儿游泳的地方,比喻安全的避难所或人群聚集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湖塘边的一幅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

“清明忆,风景最湖塘。” 开篇点题,清明时节,湖塘景色最为迷人。诗人通过“忆”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新水暖香浮笋市,乱山晴翠落鱼床。”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运用对比和拟人手法,将湖塘的春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新水在阳光下泛起温暖的香气,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笋市”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湖塘边竹笋生长的场景,又暗示了这里的繁华与热闹。接着,“乱山晴翠落鱼床”,则展现了湖塘四周群山环绕,山色青翠欲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背景。而“鱼床”二字,巧妙地将鱼儿栖息的水草比作床铺,生动地表现了湖塘的宁静与和谐。

“斜日酒旗黄。” 最后一句,诗人以斜阳下的酒旗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馨与浪漫。酒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湖塘边的闲适生活与人间烟火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湖塘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温暖。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夜行船.十一月十八日莲华寺寓斋见月作

碧幕笼寒霜满院。正横窗树枒遮断。菊后觞情。

梅前笛意,潇洒一庭清怨。向老心怀殊未浅。

照相思夜长天远。

化水浇愁,勾诗做梦,幽处更无人见。

(0)

浣溪纱·其一题夔笙修梅清课词册

痴到无人见处真。有谁真见见花人。

为羞花见奈词新。

几许浮生能比瘦,宁知抵死要酬颦。

云阶月地总前因。

(0)

鹧鸪天十九首·其四

沧海探珠烂熳游。五湖旧约一扁舟。

风翻前度桃花扇,月印当年燕子楼。

山敛翠,水凝流。江南好景信多愁。

周郎曲顾无双曲,宋玉秋悲第几秋。

(0)

采绿吟.次周草窗韵

水拂垂杨影,岸草浅碧东西。

红阑一棹,紫箫双桨,宜画宜诗。

倚秾阴、密誓鸳鸯,似夜光、缓约琉瓈。

选芳情,携纤手依依。相恋羡谁。

清梦许重寻,凝魂在、秦丝无限娇脆。

忍湿玉鲛绡,试窃卸云衣。

念花边、襟惹荀香,凌波软、罗袜更亲题。

归时晚、初日渐铓,斜月正微。

(0)

曲玉管.次柳屯田韵,荷花鸳鸯图

画展蕉心,诗回玉枕,微波隐托辞通久。

莫道春归犹惜,多景悬秋。几回眸。

暖暖金沙,溶溶蓝水,叶田掩映思珍偶。

借问霓裳缥缈,花浣蘋洲。漫悠悠。

共倚阑干,俯双影、鸳鸯倾盖,可堪锦障迷离,还教绮思延愁。

且嬉游。

恁横塘清浅,指点云情舒卷,月华吞吐,彷佛撩人,拾梦红楼。

(0)

烛影摇红.诸门弟为抱真作金石同寿图,次张莲社韵

丽景初开,紫丝步障花深浅。

喜逢春夜乐倾杯,桃花华镫宴。绣幕晴烟四卷。

展芳菲、嫏嬛画苑。修眉舒绿,采笔齐飞,升平箫管。

周鼎重归,物华几度星移换。

十年梦觉数家常,嘉气流虹远。锦簇霞明不断。

共忘情、欢长漏短。满庭玉树,羽蹑青鸾,足檠红雁。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