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赁百梁桥南杨氏屋移家寓居杂述十三章·其三》
《赁百梁桥南杨氏屋移家寓居杂述十三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昨梦城南巷,吾庐树不青。

月凉苔自閟,蛩断夜谁听?

音问亲友存亡窈冥

遥看孤雁外,愁雾重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雾(chóu wù)的意思:形容心情忧愁,犹如被迷雾笼罩。

存亡(cún wáng)的意思:指生存与灭亡,存活与毁灭。

孤雁(gū yà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没有伴侣或支持者。

亲友(qīn yǒu)的意思:亲人和朋友

探亲(tàn qīn)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回家探望亲人。

雾塞(wù sāi)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无法看清远处的景物。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遥看(yáo kàn)的意思:从远处观察,不能近距离接触或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窈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深邃、幽暗。

音问(yīn wèn)的意思:指通过听觉和口头询问来获取信息。

重溟(zhòng míng)的意思:形容波涛汹涌,水势浩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与感慨。首句“昨梦城南巷”,以梦境开篇,引出对过去生活场景的回忆。接着,“吾庐树不青”一句,通过景物描写,暗含着诗人对家园荒芜、时光流逝的感伤。

“月凉苔自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幽静,月光下的苔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默。“蛩断夜谁听?”则借蟋蟀的叫声,表达了夜晚的孤独与寂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无人倾听。

“音问探亲友,存亡半窈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变得模糊不清,既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隐含着对生死无常的感慨。最后,“遥看孤雁外,愁雾塞重溟。”以孤雁的形象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孤独与迷茫,而“愁雾塞重溟”则形象地描绘了愁绪弥漫,难以排解的内心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时广文以徵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至·其一

晋代风流忆谢安,笑将明月对玄看。

为询赌墅围棋处,孰与君家小杏坛。

(0)

闻金大参久不视事诗以奉讯四首·其一

先朝抗疏柏台臣,云是南中第一人。

二十年来持斧处,至今风动八闽春。

(0)

生日避客于北郊山斋四绝·其一

至日阳回近,生辰傍汝居。

君亲原不负,天意竟何如。

(0)

过萧锦衣北园五首·其三

夜直金銮月,朝眠玉塞云。

于今灞陵尉,莫讶李将军。

(0)

闻丘使君顷得稍迁报有飘然之思焉诗以别之

襄阳紫陌散铜鞮,为报山公征马嘶。

漫说儿童歌正好,谁知父老望中迷。

花明野戍迎前浦,雾隐春帆走绿堤。

惆怅无因共攀卧,离魂飞度武陵西。

(0)

题曾澄江忠节卷

长安北望虏尘飞,宋室山河半已非。

江畔孤城臣力竭,天涯疋马壮心违。

云龙锦字新题壁,水写真容旧赐衣。

三百年来多死士,庐陵双节至今稀。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