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陂塘(bēi táng)的意思:指贫瘠的土地或不毛之地。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市人(shì rén)的意思:指庸俗、浅薄、没有修养的人。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注释
湖上:指湖泊表面。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轻微。
疏雨:稀疏的雨点。
过:经过。
山头:山顶。
霭霭:形容云雾密集。
暮云:傍晚的云层。
翻译
湖面上轻轻飘过稀疏的雨声,
山头笼罩着傍晚时分浓厚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事变化的图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湖面上萧萧的雨声和山头上霭霭的暮云,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

“陂塘水落荷将尽”一句中,“陂塘”指的是田野间的小池塘,而“荷将尽”则是秋天荷花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季节更迭和生命轮回的主题。接着,“城市人归虎欲行”则是在描写黄昏时分,人们纷纷回家,而野兽(以虎为代表)开始活动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隐含着对人类社会秩序与野性本能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秋日景象与人事,传达了一种淡远和超脱的情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时间流逝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谢微之送鸭脚

拔尔蒿莱际,微根仅自支。

劳心勤一溉,拭目待三移。

秾李惭同列,芳橙合并枝。

绛囊如有惠,莫忘赠君时。

(0)

送高寺丞宰岐上

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

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

(0)

杜君章家赋海棠二首·其二

濯锦江头千万枝,当年未解惜芳菲。

今朝得向君家见,不怕春寒雨湿衣。

(0)

又绝句

芙蓉落尽荷叶黄,西风测测梧桐凉。

岁登讼息休吏早,林间独坐歌还乡。

(0)

题云居壁

芒鞋行杖是生涯,老鬓今年玩物华。

为爱云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

(0)

霜天晓角·其二夜饮武将家,有歌霜天晓角者,声调凄婉,戏为赋之

几声残角。月照梅花薄。

花下有人同醉,风满槛、波明阁。夜寂香透幕。

酒深寒未著。莫把玉肌相映,愁花见、也羞落。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