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莲浮处水粼粼,风外香生袜底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操 莲 曲 唐 /何 希 尧 锦 莲 浮 处 水 粼 粼 ,风 外 香 生 袜 底 尘 。荷 叶 荷 裙 相 映 色 ,闻 歌 不 见 采 莲 人 。
- 注释
- 锦莲:形容莲花色彩艳丽如锦缎。
浮处:漂浮的地方。
水粼粼:水面波光闪闪的样子。
风外:微风达不到的地方,此处指远处。
香生:产生香气。
荷叶:荷花的叶子。
荷裙:比喻采莲女穿着像荷叶一样的裙子。
相映色:互相映衬色彩,指景色美丽和谐。
闻歌:听到歌声。
采莲人:采摘荷花或莲子的人,多指女子。
- 翻译
- 莲花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漂浮,微风之外传来隐约的香气,仿佛沾染在袜底的尘埃。
荷叶与采莲女的裙子相互映衬色彩斑斓,听见歌声却不见采莲人的身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花采摘场景,充满了自然美和生命力。"锦莲浮处水粼粼"一句,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了荷花在水面上的姿态,"粼粼"二字形容了荷叶间细小水珠的光泽感,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风外香生袜底尘"则是通过对比手法,将荷花的香气与脚下的尘土相对比,突出了荷花清新的香气和它不染尘俗的高洁品格。这里的"袜"指的是古代女子在水中采莲时所穿的鞋袜,"底尘"则是指脚下微细的泥沙。
"荷叶荷裙相映色"一句,将荷花与女子的衣裳进行对比,通过"相映"二字描绘出两者之间的互相辉映之美。这里的"荷裙"是对采莲女孩衣衫的生动形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融合的细腻观察。
最后一句"闻歌不见采莲人"则是在表达诗人虽然听到了采莲女孩的歌声,但并没有看到她们的身影。这里的"闻歌"传递了一种隔绝的美,通过声音感知到画面之外的生命活力,而这种不可见的美更显得神秘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荷花、荷叶、采莲女孩以及她们的活动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水乡生活图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登楼偶作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
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
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
把清樽、独自笑馀生,成何事。尘埃外,谈高趣。
烟波上,题诗句。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
梦觉宦情甜似蜡,老来况味酸如醋。
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暮。
陈表道惠米缆
平生所嗜惟汤饼,下箸辄空真隽永。
年来风痹忌触口,厌闻来力敕正整。
江西谁将米作缆,捲送银丝光可鉴。
仙禾为饼亚来牟,细剪暴乾供健啖。
如来螺髻一毛拔,卷然如虿都人发。
新弦未上尚盘盘,独茧长缲犹轧轧。
旴江珍品推南丰,荷君来归携来东。
知君正直如羔羊,贻我素丝踰五总。
仙禾本出从嘉谷,色味俱同无饼毒。
鼎深熟煮葱豉香,大美元年加脔肉。
有时饭素芼以齑,馋口属餍味更奇。
束晰一赋不及此,为君却作补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