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全文
- 鉴赏
这首《早秋》描绘了初秋时节特有的景象与氛围,细腻地捕捉了季节转换之际的微妙变化。
首句“一痕雨过湿秋光”,以“一痕”形容雨后残留的痕迹,巧妙地点明了雨过天晴后,秋光被雨水轻轻润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里的“湿”字不仅指雨水的湿润,也暗含了秋日特有的凉爽之意。
次句“纨扇初抛自有凉”,则通过日常生活中使用纨扇来纳凉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初秋的凉爽感。纨扇轻巧,初夏时分人们常用以驱暑,而到了初秋,随着气温的下降,纨扇便被暂时搁置,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凉意,暗示着季节的自然更替。
第三句“雾影乍随山影薄”,描绘了一幅晨雾轻笼山峦的画面。清晨时分,薄雾与山影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薄”字,既描绘了雾气的轻淡,也暗示了初秋早晨的凉爽与清新。
最后一句“蛩声偏接漏声长”,将蟋蟀的鸣叫声与滴漏的声音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蟋蟀的叫声在夜晚尤为明显,与滴漏的节奏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初秋夜晚特有的宁静与和谐。这里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初秋的静谧与凉爽。
整体而言,《早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秋时节特有的景色与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季节的喜爱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