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尽春先入,年还岁欲除。
瑶林初变鸟,冰沼未窥鱼。
柳发辞寒蚤,梅芳过雪馀。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冬尽春先入,年还岁欲除”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季节更替的动态,冬去春来,旧岁的痕迹逐渐消逝,新一年的序幕即将拉开。接着,“瑶林初变鸟,冰沼未窥鱼”两句,通过“瑶林”、“冰沼”的意象,细腻地展现了冰雪融化后,鸟儿开始活动,鱼儿尚未探出水面的生动场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复苏,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的萌芽。
“柳发辞寒蚤,梅芳过雪馀”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来临,柳树吐绿,梅花飘香,尽管还残留着冬日的寒冷,但春天的气息已经不可阻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最后,“韶光不恨晚,明旦拭簪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和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在诗人看来,春天的到来虽迟,但并不令人遗憾,反而更加珍惜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准备以整洁的仪容迎接新的开始,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春交替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生命、自然和未来的美好期待与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他乡重九,问何人、为送一卮酾醁。
正想佳晨拚剧饮,我友忽焉来速。
缕脍登盘,斫鱼供馔,好酒盈尊绿。
尊前何有,有丝有竹有肉。
久矣月夜花天,偷声减字,不听消魂曲。
今夕当筵闻妙技,顿解羁愁千斛。
若为吾歌,吾为若舞,狂态惊童仆。
屏间匿笑,满头乱插黄菊。
馀寒犹滞,甚槐街喧遍、报晴钟鼓。
芳节三分都过二,阑槛几家春聚。
渔父桃花,王孙芳草,休问年时路。
西山今日,高楼心事无数。
那得却扫如君,不知许事,自适閒中趣。
老境闭门思种菜,未要木奴千树。
长剑慵看,酒杯掷下,飞梦沧州去。
化为两鸟,忘机共狎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