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末冬暮,徂夏杪秋土王四月,时季一周

黍稷已享,笾豆宜收。送神有乐,神其赐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笾豆(biān dòu)的意思:指小而不值钱的东西或事物。

赐休(cì xiū)的意思:给予休息,准许休假

杪秋(miǎo qiū)的意思:指秋季的末尾或最后一段时间。

末冬(mò dōng)的意思:指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

时季(shí jì)的意思:指适宜的季节或时机。

黍稷(shǔ jì)的意思:黍稷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也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富饶的象征。

送神(sòng shén)的意思:送别或祭祀神明。

土王(tǔ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地区中非常有声望和影响力的人物。

一周(yī zhōu)的意思:一周指的是一周的时间,也可以表示整体、全面。

翻译
春天的尾声紧接冬日的终结,夏天的将尽连接秋天的深处。
土地之王在四月受祭,一年四季至此完整循环。
注释
春末:春季的结束时期。
冬暮:冬季的末尾。
徂夏:进入夏天。
杪秋:深秋,秋末。
土王:指土地之神或象征自然力量的王。
四月:具体的祭祀月份。
黍稷:黄米和小米,古代常用于祭祀。
笾豆: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放食物的两种礼器,笾通常指竹制的,豆指木制或陶制的。
宜收:应当被收拾起来。
送神:祭祀结束,送走神灵的仪式。
有乐:伴随着音乐。
神其赐休:祈求神灵赐予安宁或休憩。
鉴赏

这首诗是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送神曲,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顺应和对神灵的崇拜。诗中通过“春末冬暮,徂夏杪秋”四个季节的转换,勾勒出时间的轮回和自然的循环,展现了古人对宇宙规律的认识。

“土王四月,时节一周”则强调了农业社会中季节更替与农事活动紧密相连的特点。"黍稷已享,笾豆宜收"中的"黍稷"和"笾豆"都是祭祀用品,表明到了收获时节,也是人们感谢神灵赐福的时候。

最后两句“送神有乐,神其赐休”体现了人与神之间的交流,人们通过音乐和仪式来送别神灵,并期待神灵给予安宁和恩惠。整首诗通过对季节更替的描述和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敬畏自然、顺应时令的宗教情感和社会理想。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题陈文璧琼林醉归图二首·其二

帽压宫花照眼新,东风浑胜曲江春。

醉中记得归时路,丹凤楼头月似银。

(0)

渡江二首·其二

长江天堑古今同,控引东南地势雄。

几度桃花三月雨,锦云翻浪化鱼龙。

(0)

送陶希文先生校文浙江

自昔文衡荷至公,多君膺聘去匆匆。

骅骝不假千金市,麟凤须教一网空。

夜舫星辰文璧灿,秋堂风露烛花红。

也知东浙多才俊,萧李行看在药笼。

(0)

感寓·其四十四

相马必以舆,相士必以居。

容取失子羽,言取失宰予。

圣人察所安,尚蔽骊黄馀。

况彼肉眼夫,乃欲评锱铢。

麟楦巧外饰,狗瓦同儿戏。

寄言姑布徒,奚以骨相为。

(0)

长安道

长安在何许,定鼎燕蓟北。

周道千里平,商邑四方极。

金台玉垒何雄哉,重关设险从天来。

黄道祥光直南见,紫微中宫正北开。

天连阁道星辰拱,日射觚棱金碧耸。

百尺文楼五凤飞,九重魏阙双龙拥。

长乐钟声曙色寒,千官剑履集朝端。

龙函捧敕颁三殿,象辇驼琛响八銮。

皇家制度超前古,文物声名播寰宇。

白雉遥闻贡越裳,龙媒又见来西土。

太平治道轶唐虞,彬彬多士皆文儒。

扬雄已奏甘泉赋,司马还陈封禅书。

葱茏王气浮丹扆,承露金茎矗云起。

紫禁彤墀月似银,玉河金水花如绮。

九陌香尘拂面飞,鸣珂初散午门西。

王侯第宅施行马,公子园亭争斗鸡。

王侯公子多如雨,大道青楼联戚里。

玉笙吹月凤双飞,绣幕围春鹦并语。

雕鞍宝盖日过从,片言出口生华风。

始见金张初赐第,俄闻卫霍又旌功。

六街三市相连络,佛舍飞甍绚丹雘。

百货都归大内东,人才尽入平津阁。

御史台前乌欲啼,将军营里马频嘶。

教坊夜月人如玉,上苑春风锦作畦。

风光节物年年在,万世河山长不改。

罢官廷尉自书门,迁仕中丞弥映彩。

莫言李广不封侯,谁惜冯唐易白头。

青史功名今已矣,江湖高起见京楼。

(0)

春夜饯别则源兄还柯山

客中喜见故乡人,况是吾宗骨肉亲。

听雨偶同孤馆夜,看花犹忆八壶春。

清樽绿酒须沈醉,瓦瓮黄齑莫厌贫。

明发又看千里别,凄凄草色暗归津。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