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世吕隆礼敦智李肃老求颂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实相(shí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际情况。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相门(xiāng mén)的意思:指同辈之间互相称呼、对待。
须参(xū cān)的意思:必须参加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探讨了“为道”与“无为”的哲学思想,以及对儒家圣人孔子和禅宗祖师达摩的崇敬。诗人通过对比“文章于道未为尊”与“无为实相门”,强调了实践与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外在形式或文字。
“要做仲尼真弟子,须参达磨的儿孙”一句,直接点明了对孔子和达摩的尊崇,认为真正的追随者应当深入理解并实践他们的教义,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或理论的探讨上。这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接纳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道德修养、哲学思考及宗教信仰的深刻反思,以及他们对于理想人格塑造的追求。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人物,诗人鼓励读者深入探索内在的精神世界,寻求超越形式的真理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