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念庵诗次之·其一》
《读念庵诗次之·其一》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真静应知动不消冰霜雷雨总清霄。

吹镫灭影形还在,炯炯三更寂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真静(zhēn jìng)的意思:真实而宁静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所作,题为《读念庵诗次之(其一)》。诗人通过对“真静”与“动不消”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真静应知动不消",强调即使在最寂静的时刻,生命的活力和运动依然存在,暗示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宇宙规律。接下来的“冰霜雷雨总清霄”,将自然界的极端天气与深夜的宁静相对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立统一的主题。

“吹镫灭影形还在”描绘了一个深夜场景,灯火摇曳,光影消失,但实体形态依然留存,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即使表面的影像消失,本质犹在的意象。最后,“炯炯三更伴寂寥”以深夜的明亮星辰——炯炯三更,陪伴着寂寥的夜晚,寓意着即使在孤独中,内心的精神世界也能独自璀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揭示了关于生命、动静、存在与寂寥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探芳信.题吴江陶莘农茂才《耘经既耕还读图》

鸟声不住。布谷催耕,提壶携酒。

正一年春及,芳辰漫辜负。

北陌南阡青无限,刚是扶犁候。

莫评量、木橘千头,渭川千亩。清福能消受。

看木叶秋飘,池波春皱。如此园亭、容我读书否。

蟾光许现团圞相,吾佛无量寿。

望江南,一发青山依旧。

(0)

移顿六韵

逐水频移顿,曾无廿里赊。

建营今似昨,取势正还斜。

垒或多因旧,灶无须更加。

卖蒸原有市,换马要增茶。

内外奚分界,休和久一家。

朝程回首望,烟散满林霞。

(0)

僮归

僮沈仆于钱,乃祖父以来。

父衍忤我祖,遣去辞其侪。

卅年数飘转,担薪鬻官街。

一日我父起,秋风扫庭槐。

我旁见僮父,泥首堂南阶。

自言有此儿,多病奴已衰。

谅当委沟壑,乞主怜孤孩。

僮留父竟去,去去不复回。

明旦忽有耗,溘然随黄埃。

(0)

马上看月

露白烟消欲夜天,冰轮却向马头圆。

此时见月唯行客,一路人家尽早眠。

(0)

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评话

雨滴梅梢,雪消蕙叶,入春难得今宵暇。

倩他银甲凄清,铁拨纵横,声声迸碎鸳鸯瓦。

依稀长乐夜乌啼,分明湓浦邻船话。腕下。

多少孤城战马。一时都作哀湍泻。

今日黑闼营空,尉迟杯冷,落叶浮清灞。

百年青史不胜愁,两行银烛空如画。

(0)

两同心

认丹鞋响,下画楼迟。

犀梳掠倩人犹未,螺黛浅,俟我乎而。

看不足,一日千回,眼转迷离。

比肩纵得相随,梦雨难期。

密意写折枝朵朵,柔魂递续命丝丝。

洛神赋,小字中央,只有侬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