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山是石,挂起碧筇条。
家在黄梅树,门当独木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已知山是石”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山的质朴无华,紧接着“挂起碧筇条”则暗示了诗人独自漫步山间,手持竹杖,形象生动。诗人寓居之处,黄梅树环绕,门前仅有一座简陋的独木桥,显示出生活的清贫和环境的偏远。
“寡交因犬恶”一句,通过犬的警惕性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犬吠声可能象征着外界的打扰,而诗人选择“默坐听蝉调”,静静地享受自然的声音,反映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最后两句“同道何时过,心慵不见招”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思念,然而由于心境慵懒,不愿主动去邀请他们来访,流露出一种孤独但自得其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孤寂,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和淡然处之的态度。
夜枕苦展转,午睡清且安。
万事有乘除,满意良独难。
贫居鲜来客,儿女自团圞。
书声杂纺响,聒耳亦足欢。
念我素心友,诗盟久已寒。
向来适邂逅,杯酒语夜阑。
如何同所舍,聚散如沙抟。
百年尽偶尔,弃置何足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