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巳午日作·其二》
《乙巳午日作·其二》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国风俗流传自屈平。

蒲觞既罗荐桂楫亦纷迎。

去国词赋,思君袭杜蘅

惟应九辨侣,能识独醒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杜蘅(dù héng)的意思:指人德行高尚,品质纯正。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桂楫(guì jí)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罗荐(luó jiàn)的意思:指以巧妙的手段使人上当受骗或陷入困境。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自屈(zì qū)的意思:自愿屈服自己,自己屈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乙巳午日作(其二)》。诗中以南国的传统习俗为背景,借屈原的故事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首句“南国馀风俗,流传自屈平”,开篇即点出南国的风俗习惯源自屈原,暗示屈原的影响力深远。接着,“蒲觞既罗荐,桂楫亦纷迎”描绘了在特定节日或仪式上,人们以菖蒲酒和桂木舟来祭祀或庆祝的情景,暗含着对屈原精神的追忆与传承。

“去国留词赋,思君袭杜蘅”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他乡,但心中仍怀有对祖国的深情厚意,通过创作词赋来寄托这份情感。同时,借用“袭杜蘅”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屈原精神的继承与追随。

最后,“惟应九辨侣,能识独醒情”则点明只有理解屈原作品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诗人那份独立清醒的情感。这里的“九辨侣”可能指的是理解屈原及其作品的知音,而“独醒情”则体现了诗人对屈原忠贞不渝、独立思考精神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南国传统习俗的感慨,以及对屈原精神的敬仰与传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时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醉中作

宦游三十载,举步亦看人。

爱酒官长骂,近花丞相嗔。

湖山今入手,风月始关身。

少吐胸中气,从教白发新。

(0)

新裁道帽示帽工

故帽提携二十霜,别裁要作退居装。

山人手段虽难及,老子头围未易量。

花插露沾那暇惜,尘侵鼠啮却须防。

裹时懒复呼儿问,一匣菱花每在傍。

(0)

道室戏咏

道身隐太华,壮岁客青城。

采药何辞远,烧丹久未成。

傅生已醉死,韩子得狂名。

犹有残诗在,他年遗后生。

(0)

游凤皇山

穷日文书有底忙,幅巾萧散集山堂。

一樽病起初浮白,连焙春迟未过黄。

坐上清风随麈柄,归途微雨发松香。

临溪更觅投竿地,我欲时来小作狂。

(0)

游云门诸兰若

花过木阴合,溪云生莫凉。

牛行响白水,鹭下点青秧。

古寺宛如昔,稚松森已行。

耆年不下榻,童子为烧香。

(0)

晚步门外散怀二首·其一

大千沙界一浮沤,成坏元知不自由。

寓迹个中谁耐久,问君底事不归休。

春陂欲雨黄鸦闹,晚渡无人白犊浮。

七十之年何啻足,戏凭药物小迟留。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