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雁生有匹,群鸟各以俦。
嗟为良人弃,弃水今不收。
宁为戍儿妇,或有梦魂投。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边沙(biān shā)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沙漠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草子(cǎo zǐ)的意思:指草木的花朵或果实。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独乐(dú lè)的意思:独自快乐,只为自己的乐趣而乐。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老妇(lǎo fù)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也可用于比喻某些事物的老旧、陈旧。
良人(liáng rén)的意思:指贤良善良的丈夫或优秀的男子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提篮(tí lán)的意思:提着篮子。形容人们负重前行。
野雁(yě yàn)的意思:比喻离散的亲人或朋友。
阴火(yīn huǒ)的意思:指隐伏的危险或不良情绪,也指潜在的危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悲壮的画面,通过独乐河的荒废与变迁,以及河边老妇人的生活境遇,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奈。
首句“茫茫独乐河,汉水今不流”,开篇即以“独乐河”与“汉水”的对比,暗示了河流的变迁与历史的流逝。“茫茫”二字,渲染出一种辽阔而空旷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时间的长河之中,感受着岁月的无情。
接着,“河边沙草色,还系边城秋”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苍凉感。沙草的颜色与季节的变换,不仅映照出自然界的更迭,也暗喻着人事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独行嗟为谁,老妇蒙白头”两句,将笔触转向人物,通过老妇人的形象,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与苦难。老妇人的孤独与白发,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普遍现象,蕴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提篮拾草子,聊用充乾糇”描绘了老妇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她以微不足道的劳动维持生计,体现了生活的艰难与坚韧。
“野雁生有匹,群鸟各以俦”通过鸟类的比喻,表达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缺失与孤独。
“嗟为良人弃,弃水今不收”这两句,直指社会道德与人性的缺失,通过老妇人被抛弃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与不公平。
最后,“长城何高高,阴火明戍楼”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的象征——长城,通过长城的高大与戍楼的灯火,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暗示了国家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宁为戍儿妇,或有梦魂投”则以老妇人宁愿成为戍边士兵的妻子,表达出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抗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思考,以及对人性、命运与历史的深刻洞察。
龙驰虎骤道何存,肯转灵丹奉至尊。
令下家山言下准,瓢中日月掌中分。
昔年握手登金殿,今日擎拳出禁门。
我欲送君迷旧隐,桃源流水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