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不比湘潭谪,莫赋骚辞吊屈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宸旒(chén liú)的意思:指皇帝的御旨,即皇帝的命令或政令。
垂听(chuí tīng)的意思:专注倾听,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帝廷(dì tíng)的意思:指帝王的庭院,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犯颜(fàn yán)的意思:无所顾忌地做某事,不顾面子和体面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函书(hán shū)的意思:函书是指书信,特指公文、信函等正式的书信。
劲气(jìn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有力量、有活力、有冲劲。
具臣(jù chén)的意思:有才能的臣子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卖直(mài zhí)的意思:指人表面上对某事情表示支持或者赞同,但实际上心里并不赞同或者不支持。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 鉴赏
这首诗《送罗应奎左迁提举(其二)》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通过“晓捧函书叩帝廷”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清晨捧着文书向朝廷进谏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勇气。接下来,“宸旒垂听具臣惊”,说明皇帝对他的谏言给予了关注,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其他官员的惊讶或不安。
“丹心耿耿明秋日,劲气棱棱薄太清”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的忠诚比作明亮的秋日之光,坚韧不拔的气魄比作穿透云霄的锐利之气,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
“邹浩犯颜非卖直,阳城伏阁岂要名”引用历史人物邹浩和阳城的例子,强调了主人公进谏并非为了博取名声或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出于对国家和君主的真诚关怀。
最后,“此行不比湘潭谪,莫赋骚辞吊屈平”则表明这次的贬谪不同于以往的流放,暗示了主人公对此行的态度和心境,并以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主人公品格的敬仰和对其未来命运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进谏行为的描述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赞美了其忠诚、勇敢和高尚的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贞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和钱处和上元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
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
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
□云里,□□□□,侍臣□□鹄立。
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幕娉婷争出。
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
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
如今对,山城皓月,但馀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