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源诗十二章·其三》
《还源诗十二章·其三》全文
唐 / 傅翕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大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大智(dà zh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不露锋芒,反而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像是一个愚蠢的人一样。

非心(fēi xīn)的意思: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还源(huán yuá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人物归还原位或原状,恢复原来的状态。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欲求(yù qiú)的意思:渴望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傅翕的《还源诗十二章》之三,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还源去,欲求般若易”开篇即点明了追求智慧的道路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回归本源。这里的“般若”是佛教术语,意为智慧或觉悟,常用来指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

“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则进一步阐述了达到智慧的方法——消除内心的纷争与对立,即“是非心”。当一个人的心灵平静下来,不再被外界的评价和自我内心的冲突所左右时,自然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获得大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外在知识的积累,而是内在心灵的觉醒与净化。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引导读者反思内心世界,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此作为通往智慧之路的起点。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智慧追求,也蕴含了普遍的人类智慧,即通过内心的净化来达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傅翕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午日

一杯聊解独醒哗,老眼犹明缠臂花。

煮角沈筒随地俗,赐衣题墨又天涯。

千年菖本须眉古,九蕊戎葵节纛华。

景物向人何所欠,明时不用赋怀沙。

(0)

又月出次韵

觥船老去不能空,诗律衰来渐少功。

此夜轮边谁得句,一壶花下偶成中。

光分少皞金天露,气挟蓐收阊阖风。

只恐嫦娥须自悔,何如云里放朦胧。

(0)

十五夜雪

幸自封姨不敢嗔,放教月姊伴游人。

不知滕六来何许,忽与天官竞此辰。

莲焰扑残惟种李,金波捲尽只铺银。

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元宵已四春。

(0)

题鹿门山绝顶升云亭

上到山头十八盘,贪高不计足心酸。

年来学力荒唐甚,羞向升云顶上看。

(0)

观潮

张王偏宜月,雄豪更得秋。

岸头浑破胆,浪里有行舟。

(0)

书事·其九

北风卷湖水,万里雪欲狂。

乘势不自止,云开日垂光。

风伯益振厉,行子立欲僵。

青女探其机,变作明日霜。

湖水冻成坼,层冰傲朝阳。

松柏愁悴死,宁云草苍苍。

哀哉羁栖人,破褐无几长。

塞向亦墐户,退怜无地藏。

缅思六月中,誓言望清商。

及今玄冬时,懔懔反莫当。

流金与折胶,事乃旦暮常。

安时辅尔躬,毋为徒自伤。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