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华簪(huá zān)的意思:指华丽的头饰,比喻虚有其表的外在装饰。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皮冠(pí guān)的意思:指外貌堂皇而内里卑鄙的人。
朴素(pǔ sù)的意思:朴素指的是简单、朴实、真实的品质或风格。
三闾(sān lǘ)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行高尚的人。
檀栾(tán luán)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品质优良。
危坐(wē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危险的地方或情况中。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相问(xiāng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或交谈。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竹皮(zhú pí)的意思:指人薄弱、身体虚弱无力。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竹皮冠(zhú pí guān)的意思:指人们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所给予的尊重和赞美。
- 鉴赏
这首诗《箨冠》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于竹林生活的向往与对朴素生活的崇尚。
首句“相期竹林下”,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生活的憧憬,希望与友人在竹林中相聚,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相问竹皮冠”则暗示了诗人对竹制品的喜爱,特别是竹皮制成的帽子,既实用又符合他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理念。
“况是萧萧鬓,华簪非所安”,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经历为背景,说明了年岁渐长,华美的装饰已不再适合,体现了他对朴素生活的认同和追求。这里的“萧萧鬓”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在人头上的痕迹,而“华簪非所安”则表明了他对于华丽装饰的淡然态度。
“端居崇朴素,危坐对檀栾”,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推崇。他选择静居,远离尘嚣,面对着竹林(檀栾),内心宁静,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和。
最后,“唯有湘江上,三闾时一弹”,借用屈原(三闾大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俗之中,但心系高洁,如同屈原一样,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坚守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生活的向往、对朴素生活的崇尚以及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方舍舟九江适会仆射相公道过二林得非所期相顾叹息辄为长句用志胜游且以叙别
公为逐客向何州,我亦求家赋远游。
邂逅二林成晤赏,寂寥千古想风流。
玉锵溪堰凉吹榻,盖偃松萝翠满楼。
明日分携重回首,炉峰空见紫烟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