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雪》
《边雪》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烟尘一以灭,高下玉为台。

牧马无所同云黯不开。

冻凝青海浪,路失白龙堆。

奉使丁年客,从今又几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丁年(dīng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年龄在十三岁至十八岁之间的青少年阶段。

冻凝(dòng níng)的意思:冻结凝固。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青海(qīng hǎi)的意思:指人或物的状态清新、纯洁,没有被外界所污染。

同云(tóng yún)的意思:指同一个云彩,形容人们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白龙堆(bái lóng duī)的意思:指人物形貌高大威猛,气势雄伟壮丽。

鉴赏

这首诗《边雪》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边疆地区雪景的壮丽与边塞的寂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独特景色的深刻感受。

首句“烟尘一以灭”,描绘了边疆地区在大雪覆盖后,尘埃尽消,一片洁净的景象。接着,“高下玉为台”一句,将雪后的山川比作镶嵌着玉石的台座,形象地展示了雪景的高洁与美丽。

“牧马来无所”一句,通过牧马的消失,进一步强调了雪后环境的寂静与空旷。而“同云黯不开”则以阴沉的云层象征着边疆的严寒与压抑,与前文的“玉为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与艰苦。

“冻凝青海浪,路失白龙堆”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青海湖的浪花比作被冰冻凝固的蓝色波涛,将沙漠中的沙丘比作失去踪迹的白龙,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寒冷与荒凉。

最后,“奉使丁年客,从今又几回”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多次出使边疆的感慨,既有对边疆生活的艰辛与挑战的反思,也蕴含着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诗人深沉的情感,是陈恭尹边塞诗作中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督学陈公参藩晋陵二首·其二

诸侯开幕总临戎,明月閒窥避暑宫。

海上兵戈连白塞,中原王气望青葱。

留宾自下陈蕃榻,观乐宁忘季子风。

况是登高能作赋,词臣今在大江东。

(0)

傅逊之先生以明府量移交学南归久候命不下作此慰之

百里曾歌茂宰贤,初归三径尚依然。

飞凫久望云中日,失马宁知塞上年。

自去毡坛缘可结,由来宣室事空传。

驱车不为王尊出,弟子何人授太玄。

(0)

胥江晓发

编茅知海市,种竹远成村。

风紧帆樯急,林深鸟雀喧。

官船争早发,庐巷未开门。

为问频来往,谁言利涉烦。

(0)

拟古

苍苍涧底松,根干已如兹。

饱经雪霜后,荣滋贯四时。

天上有人语,守贞勿有疑。

兰膏只自寇,玉折复谁贻。

汝质既坚秉,风霆呵护之。

(0)

禅坐四首·其一

趺坐明初地,灯花出现前。

法云空际绕,险道化城悬。

发慧从兹夜,观生亦有年。

寄言诸小毒,何苦乱安禅。

(0)

邕江午眺

馀生久寄绿云屏,誓死终为传说星。

五夜伤怀头自白,一时失路眼谁青。

蒹葭乍拂伊人水,兰芷仍含故国馨。

摇落秋风虽可畏,犹随碧照满前汀。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