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梨花·其一》
《雨中梨花·其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捻捻腰支峭寒寻常那许中看

太真里人如玉,小立春风泪未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立春(lì chūn)的意思: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标志着冬天结束,春天的到来。

那许(nà xǔ)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多得难以计数。

峭寒(qiào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逼人。

太真(tài zhēn)的意思:太过于真实或真诚,常常指过于天真无邪或过于直率无伪。

小立(xiǎo lì)的意思:指人的身材矮小而直立,也用来形容人的身材矮小但非常挺拔。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腰支(yāo zhī)的意思:指支撑腰部的东西,比喻关键的支持或依靠。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梨花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梨花在春雨中的独特魅力。诗人以“捻捻腰支耐峭寒”开篇,巧妙地将梨花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梨花在寒冷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寻常那许画中看”,表达了对梨花寻常却非凡之美的赞叹,强调了其自然之美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

“太真院里人如玉”一句,运用了唐代杨贵妃(太真)的典故,将梨花与高贵、纯洁的形象相联系,进一步提升了梨花的意境。在这里,梨花不仅是一朵花,更象征着高洁和美好。最后,“小立春风泪未乾”则描绘了一幅梨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含泪微笑的画面,既表现了梨花的柔美,也暗示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哀愁或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梨花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哀而不伤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情感的细腻捕捉。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王母金孺人寿篇

阿母年稚时,疗亲能割股。

肌肤不敢爱,欲以报依怙。

北宫撒环瑱,不嫁亦何补。

既归事威姑,殷勤持湩乳。

为姑食小郎,鞠育无宁处。

妇也母其姑,身犹膝下女。

朝夕慈旨甘,力作为脩脯。

为舅偿积逋,十指累铢黍。

夫亦用计然,争时务废著。

粪土贵出之,珠玉以贱取。

既富行其德,乐为仁义主。

公子法雍容,游閒孔氏伍。

得利愈纤啬,归富乃廉贾。

暮齿返乡闾,骨肉欢相聚。

有子二三人,多才学渊府。

岁朝陈椒觞,上寿歌且舞。

偕老始六旬,孺子色犹妩。

白头喜戴胜,垂发至腰吕。

堂前大小妇,髻高学天姥。

百福开春奁,千华献瑶筥。

为母称无疆,与公享天祜。

(0)

行路难·其七

葡萄酒,黄金卮,玉箫瑶瑟声参差。

佳人长袖为君舞,今时不饮将何时。

是与非,得与失,百年都是攒眉日。

刘伶一醉死便埋,嗣宗多事犹咏怀。

畏首畏尾身馀几,智士畏名如畏鬼。

君不闻隋家白鹤自拔毛,周庙牺鸡啄其尾。

(0)

朱廉斋以张穆之画册索题为作磨痒马歌赠其象郡之行

铁桥老笔多生趣,画马解作痒磨树。

三足作力一足拳,短鬣萧萧首回顾。

兰筋不动尾丝垂,竹耳双高目光怒。

吁嗟神物宜千里,散放平皋独何故。

战士场中不一嘶,瑶池可到谁为御。

虽辞衔勒得天真,未免蹉跎损高步。

古今万物一马也,朱公索我为长句。

顿觉风生尺幅间,疏林叶脱天霜露。

海头一州大如斗,骏足骖驔岂堪驻。

何不负图自出圣人前,何不籋云直上高天路。

世间岂无伯乐与王良,为君歌此画马章。

(0)

咏红梅

冰姿飘尽高楼笛,霜条夜染榴裙色。

火珠历乱缀芳丛,红绡步障围春风。

流莺相向如啼血,王母桃花羞不发。

罗浮美人朱颜开,竞将红袖送春杯。

珠帘半捲胭脂雨,紫燕飞来不知处。

(0)

善哉行

出彼城闉,有车辚辚。四时成岁,值此穷阴。

鸡声喔喔,贯于青林。百蛰族处,尔独何心。

羽物斯升,鳞物斯沉。忧之瘁矣,钟此劳人。

劳人伊何,抚斧伐柯。前修不远,古处弗讹。

盈盈如月,旦暮有缺。哀我人斯,惟忧用说。

善哉善哉,日往月来。琴歌有道,经德不回。

(0)

移居·其二

怅别仙湖里,何期住佛山。

乌衣离乱后,青琐市尘间。

花鸟欺容膝,亲朋劝破颜。

来逢脩禊日,觞咏且宜閒。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